维克多.让.莫罗上校拿着指南针,站在坦克前方,时不时回头瞧瞧地图,似乎做着比对。
“上校先生,上级通知我们,明日拂晓,将会对三号阵地发动进攻,要求我们必须在进攻发起前,回到指定位置。”
通信兵从坦克里探出头,将上面的指示进行口头传达。
“我知道了,你立刻回电,我们会在拂晓前,赶到指定位置的,让他们放心。”
莫罗上校摆摆手,似乎这个消息并不出乎意料,他依然在全神贯注地看着地图,然后拿起笔,在一个又一个小圈圈上来回移动。
那是三座桥梁和两个补给站。
拿出怀表,这位上校看了看时间,现在是正午,距离天黑,还有足足五个小时。
“让所有人给车辆加上伪装,然后好好休息,毕竟我们要忙一整夜,没有精神可不行。”
在心中反复推演了几次,这位上校笑着下达了指示,随后大批装甲兵爬了出来,他们利用杂草,树枝和落叶,将坦克遮挡得严严实实,再加上树林本身的隐蔽性,如果不是进来仔细查看,任谁都不会发现,这片小林子里,竟然藏了足足十三辆坦克。
趁着士兵们休息的时间,莫罗上校也回到了自己车上,他先是把指南针和地图放好,拧开水壶喝了一口,随后拿出一本书,悠闲地翻看。
这是由坦克发明者欧内斯特.温斯顿爵士撰写的一本自传,在这本书里,这位英格兰男爵详细描述了自己在发明装甲车辆时的各种设想,甚至还有对这种武器未来发展的诸多展望。
毫无疑问,他的设想得到了很多具体的实现,在如今的战争中,坦克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在莫罗眼里,却还远远不够。
为什么不能成为决定性力量?
曾经在殖民地,与原始的骑兵交过手,莫罗清楚的记得,他们手拿先进的步枪,却被那些土著打得找不到北。
差距体现在机动性上,骑兵在战场的移动速度太快了,一旦步兵阵线被打开一个缺口,他们就能利用机动性,把这道缺口迅速扩大。
即便拥有先进的步枪甚至重机枪,但骑兵超快的速度,依然让他们吃了大亏。
而坦克是骑兵的升级版本,这种武器完全可以凭借机动性,将敌人的防线撕个粉碎。
就好像古代骑兵,将步兵方阵撕碎一样。
所以莫罗上校在见到这种武器后,就对它深深着迷,并且试图打造出以这款武器为核心的新战术。
而这次行动,就是他验证自己设想的最佳试验场。
看了一会儿书,莫罗上校在吩咐通信兵黄昏时叫醒自己后,便合上双眼,沉沉睡去。
在梦中,他回到了巴黎,站在国防部的讲台上。
台下是一群军方大佬,正在认真聆听他讲解的新战术。
“坦克快速推进,在敌军阵地前撕开一道口子,然后步兵跟进,巩固和扩大缺口。
随后坦克部队迂回包抄,从后方发动进攻,配合步兵的正面作战,直至将敌军分割成无数小块,然后逐个消灭。
这是骑兵的常用战术,坦克就是重骑兵的进化版本,将步兵的阵线撕碎,然后转过头,再施以雷霆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