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举措不仅给沈市带来了数千个岗位,而且还让那些散落在全国各地的胜利村的孩子们可以顺利回家。
据说第一批被调回来的胜利村走出去的战士们,早在五天前就到家了。
虽然他们仍旧要听指挥,不能每天都回家,但在家门口几乎每天都能见面,而且节假日脚一抬就能回到家,不管是他们还是家里人都特别的高兴。
三奶奶说这些的同时,宋轻瑶也注意到了,食堂里面多了几个穿着军装的军人。
其中一个军衔还不低咧,但仍旧老老实实地跟在一个奶奶的身后去帮忙抱着大桶的餐具。
那是村子里的桂花奶奶。
丈夫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她一个人把家里的三个孩子拉扯大,幸好三个孩子都很出息,也很孝顺。
尤其是桂花奶奶家的三儿子,之前她就听爷爷提起过,说是个不错的人,而且也敢想敢拼。
只可惜,每年回来那么一两次,每次都是急匆匆的来又急匆匆的走。
桂花奶奶总是盼啊盼啊,一转眼就老了,但却不肯跟着其他儿女去城里生活。
她每次回来,就能看到桂花奶奶坐在一个小凳子上,时不时地看向门口,对着每一个经过的人打招呼,可每一次低下去的时候,眼中都带着几许失望。
但是现在,桂花奶奶的三儿子一边听着老娘的唠叨,一边还轻轻松松地搬着那个大铁桶,母子两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幸福的笑。
见宋轻瑶看向旁边的桂花嫂子母子,三奶奶也笑着道:“你桂花奶奶可高兴着呢!瑶瑶,你啥时候有空,咱们都想好好感谢你呢!”
宋轻瑶一愣,旋即摇了摇头,说道:“不用这么客气,再说了也是他们足够努力才能调回来。”
三奶奶却拉着她的手,严肃地说道:“可不能这么说!要是没有你,我们也不能一个月赚那么多工资。原本我们是想着给你把东西送过来,但是你三爷爷跟我说你最近任务太忙了,让我们别打扰你。瑶瑶,无论如何你也得给我们一个机会,不然我们的心里头实在是过意不去。”
胜利村的人就是这样,有仇必报,有恩必偿。
哪怕宋轻瑶按照辈分来说只是村里的一个小辈,但在他们胜利村,可没有论资排辈这一说,更没有倚老卖老的老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