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宋江接旨征方腊

再说宋江败回到南丰,闭门修整,再也不敢出战。

这一过就是十几日,城中粮草已然不济。

宋江与吴用商讨筹粮之策,吴用说淮西旱情加上战乱,老百姓已经没有收成。如今只有淮北还可以筹到粮草,可派一名头领前往淮西征粮。

而淮北的涣州有粮仓之称,淮地最大粮库就在那里,现在镇守涣州的是淮北节度使张开,可以问他借粮一万担。如果对方不给,哪怕给五千担也能应付一时之需。

宋江点头称是,立即吩咐李应前往淮北借粮。

宋江刚吩咐下去,突然军兵来报,说朝廷使者来到。

宋江心中一惊,他心中有个预感,只要是朝廷使者来了,一定不是什么好事。

宋江站起来,对吴用和柴进道:“朝廷使者前来,一定是来传旨的,二位且随我出府接旨。”

他整了整衣冠,与柴进、吴用匆匆往府外而来。

而众位梁山好汉都跟在后面迎候出来。

刚出府门,只见有几匹高头大马迎面而来,当先是一位紫袍金带的传旨官。

“宋江接旨!”传旨官尖细的嗓音在空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梁山好汉们的心头。

宋江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跪下接旨。

太监展开圣旨,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江南之地,乃鱼米之乡,百姓安居乐业,自古繁华。然近有反贼方腊,心怀不轨,胆大包天,竟敢揭竿而起,作乱一方。此贼凶顽异常,肆意烧杀抢掠,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朕闻之痛心疾首,寝食难安,誓必除暴安良,以慰民心。

近日,反贼方腊气焰嚣张,连下润州、常州、江宁诸地,所到之处,无不望风而逃,城池失守。扬州之地,亦岌岌可危,告急之声,不绝于耳。朕深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况我大宋子民,岂能坐视反贼横行?

为此,朕特命忠勇双全、智勇兼备之宋江,率部南下,征讨方腊。宋江将军,素以仁义着称,威名远播,必能统率三军,克敌制胜。望卿等奋勇向前,不畏艰险,誓斩方腊首级,以彰天威。

朕深知征战之苦,然国家大事,匹夫有责。卿等此行,务必以国家为重,以百姓为念,切勿贪功冒进,妄杀无辜。待凯旋之日,朕必论功行赏,封妻荫子,以酬卿等之劳苦功高。朕命既出,如山之重,卿等务必恪尽职守,不负朕之厚望。愿天佑我大宋,早日平定叛乱,还江南百姓以安宁。

钦此!

宋江以首触地,三拜而起,接过圣旨,心中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