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昊站在城墙上,目光望向远方连绵的山脉,山风吹过,猎猎作响的战旗映着他饱经沧桑的脸庞。他没有回头,轻声开口:“李伟,你还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跟着我的吗?”

李伟闻言,上前一步,站姿笔挺,声音中带着几分感慨:“将军,那还是您在山西的时候,我就追随您了。这么多年,承蒙您的信任,一路枪林弹雨,我从未有过一丝退缩。”

常昊微微点头,双手背负身后,继续问道:“这场抗击日寇的战斗,你打了多少年了?”

李伟目光坚定,毫不犹豫地回答:“要是从‘九一八’算起,到现在已经整整10年了。这10年,每一天都是血与火的煎熬,可咱心里有信念,就没怕过!”

常昊转过身,眼神中透露出追忆与坚毅:“我呢,从南京起势,就投身到这场残酷的战争中。这些年,身边的战友倒了一批又一批,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可都怀着一样的报国之心。”他顿了顿,望向城楼下严阵以待的士兵,声音略微低沉,却充满力量,“一场战争,我已经整整打了太久太久。在那个战火纷飞的世界里,我打了将近30年啊!”

李伟心中一震,眼中满是敬佩与动容:“30年……将军,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可您从未放弃过。”

常昊长叹一口气,神色凝重:“我们从未放弃,靠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如今,好不容易将日寇击退,外患暂且平定,可内乱又起。苍生受苦,国家的每一寸疆土都承载着百姓的希望,我们怎能坐视不管?”

李伟紧握拳头,激昂地说:“将军,不管前方还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誓死追随您!为了这片土地,为了百姓,我们定要让国家重回安宁!”

常昊拍了拍李伟的肩膀,目光坚定如铁:“好!只要我们信念不倒,就一定能迎

来山河无恙、国泰民安的那一天!”

常昊伫立在城墙上,眉头紧锁,望着城下操练的士兵,转头问身旁的李伟:“李伟,如今局势复杂,你且如实告诉我,咱们现在还有多少兵马?”

李伟神色认真,迅速汇报:“将军,目前咱们麾下的马步骑兵尚有一万多人。只是当下,我们实际掌控的,仅有这一座城市。”

常昊微微点头,目光远眺,若有所思地说:“你看,以咱们现在的兵力,完全有能力拿下旁边的任何一座城邑。无论是挥师北上湖南,还是向西挺进广西,都并非难事。可你知晓,为何我一直按兵不动吗?”

李伟一脸疑惑,拱手问道:“将军,末将确实不解,还望将军明示。”

常昊长叹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若是我们一路征战,顺利抵达长江,那时又当如何?江北,那曾是我领导的将士们驻守的地方。可如今呢,总司令竟将屠刀挥向自己的士兵,这简直是天大的讽刺!我实在是为此犹豫不决啊。”

李伟听闻,也是满脸愤慨:“将军,总司令此举实在是令人心寒!可咱们不能因此就停滞不前啊。如今百姓深陷水火,咱们应当有所作为!”

常昊神色凝重,缓缓踱步:“我又何尝不想有所作为?只是这其中牵扯甚广,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我们如今割据一方,看似有了立足之地,但实则四面受敌。贸然行动,不仅可能让兄弟们白白送命,更可能给这一方百姓带来灾祸。”

李伟低头沉思片刻,抬起头坚定地说:“将军,或许我们可以先派探子深入江北,摸清情况,再与江北旧部取得联系,看看他们的想法。说不定,能找到一个两全之策,既能壮大我们的力量,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常昊眼睛一亮,停下脚步:“你这想法倒是可行。只是此事必须机密进行,绝不能走漏半点风声。一旦被别有用心之人知晓,我们便会陷入被动。”

李伟拱手应道:“将军放心,末将定会挑选最为可靠之人,秘密前往江北。只是将军,若真与江北旧部取得联系,我们又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