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迷,莫求悟,任尔朝阳几回暮。
有相身中无相身,无明路上无生路。
日昳未,心地何曾安了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家文字没亲疏,勿起功夫求的意。
任纵横,绝忌讳,长在人间不居世。
运用不离声色中,历劫何曾暂抛弃。
晡时申,学道先须不厌贫。
有相本来权积聚,无形何用要安真。
作净洁,却劳神,莫认愚痴作近邻。
言下不求无处所,暂时唤作出家人。
日入酉,虚幻声音终不久。
禅说珍羞尚不餐,谁能更饮无明酒。
没可抛,无物守,荡荡逍遥不曾有。
纵尔多闻达古今,也是痴狂外边走。
黄昏戌,狂子施工投暗室。
假使心通无量时,历劫何曾异今日。
拟商量,却啾唧,转使心头黑似漆。
昼夜舒光照有无,痴人唤作波罗蜜。
人定亥,勇猛精进成懈怠。
不起纤毫修学心,无相光中常自在。
超释迦,超祖代,心有微尘还窒阂。
廓然无事顿清闲,他家自有通人爱。
夜半子,心住无生即生死。
生死何曾属有无,用时便用没文字。
祖师言,外边事,识取起时还不是。
作意搜求实没踪,生死魔来任相试。
鸡鸣丑,一颗圆光明已久。
内外接寻觅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
不见头,又无手,世界坏时渠不朽。
未了之人听一言,只这如今谁动口。
此文乃是志公禅师融会了儒释道三家的精华,而以高明的文学境界,明明白白地将菩提大道表达出来。
后来,法云和尚在华林寺讲说《法华经》,讲到“假使黑风”处,宝志和尚突然问他“有”与“无”的问题。法云和尚答道:“世俗之谛自然是‘有’(即存在),第一义的真谛则为‘无’(即一切皆空)。”
宝志和尚与他往复几次进行辩难,然后笑道:“若说体相是假有,这也不可解悟,很难解悟。所谓假使黑风,辞旨实属隐晦。其他地方也都与此类似。”
有个叫陈征虏的,全家人都对宝志十分热情,宝志和尚曾为他显示过自己的真面目,形相光泽像菩萨的塑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