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宝志公点化萧赜

济公传奇 王钟亭 2022 字 18天前

说毕,志公和尚就坐了下来吃起饭。

太子萧长懋和竟陵王萧子良,站在旁边,却恭恭敬敬地对着正在吃饭的志公和尚合掌点头了一下,表示尊敬。

志公和尚把钵盂里的食物吃完后,就把钵盂放在地上,看了看太子和竟陵王萧子良,淡淡地说道:“太子和竟陵王可是还有话要说?但说无妨,贫僧听着。”

萧子良说:“启禀法师,子良之前与范缜辩论,范缜不相信困果报应,小友问如果没有报应,如何世上会有贵贱之分?范缜却说人生在世,就如花朵,同时生长又都随风飘落,有的掠过竹帘帷幕落到床褥上,有的越过篱笆围墙落在粪坑里。前者好比是殿下您,后者就是我了。虽然我们贵贱不同,但哪里有因果报应呢?而子良却无言以对。所以请教宝志法师,以何言论能驳斥无因果论?”

宝志和尚闻言,说道:“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因果是业力的自然法则,如同种子遇缘生长。但是因果并非一成不变,如同长在土地的树木,遇缘不同,则生长不同,变化不同,遇水则润,遇火乃焦,遇毒则死。萧生所说何尝不是一种因果,风从花落,花是因,风是助缘,随其缘变化,而花落不同之处。因果非空有,乃仗缘而生。”

宝志和尚又接着说道:“一切法皆是依因果之理而生成或灭坏。因是能生,果是所生。而且,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由因生果,因果历然。十界迷悟,不外是因果关系。如外界客尘与众生主体内心也互为因缘,由众生之无明生起我见,我见缘外界之客体,客体唤起众生之贪欲,贪欲引起恶行,恶行招引再生及痛苦,痛苦又加重无明。彼此既是因,又是果。互为因果。”

志公和尚又说法,道:“缘起?如同世间的万物依赖条件因缘聚合而生,如花需种子、土壤、阳光等条件。???而性空?就是现象本质无固定自性,如冰与水因温度改变转化,无永恒不变的“冰性”。所以此空非无,乃是变化不定,一切皆可能。一念善则天堂,一念恶则地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志公和尚又说道:“竟陵王也不必纠结范缜坚持的神灭论,和他的不信鬼神。当知,牛鬼蛇神也非有非空,都是源于因果业力而生。所以说是神灭也无不可,因为没有是固定不变,既然不是固定不变,说是无神无鬼又有何大不了。竟陵王自不必与其争辩,个人有个人福,个人有个人的业。”

竟陵王萧子良仔细听了志公法师的一番语重心长的道理,便又合掌向志公和尚拜了三拜,然后方才起身,端正说道:“多谢法师教导,子良感恩不尽。”

志公和尚又看了看太子萧长懋,说道:“太子和竟陵王萧子良都好佛,又设立了六疾馆来收养穷苦人,实是行善积德,乃是大大的好事。但只是很喜欢奢侈华丽,过度追求奢侈终究不是好事。”

原来,南齐太子萧长懋和竟陵王萧子良都好佛,设立了六疾馆来收养穷苦人。太子萧长懋风韵甚和,只是很喜欢奢侈华丽。他宫里的殿堂,雕饰得精巧绮丽,有过于皇帝的宫殿。拓建玄圃园和台城北堑等,内中楼观塔宇,奇石处处,妙极山水。怕被皇上宫中望见,便在靠近门处栽列修竹,里面设置高障,又造活动墙壁数百间,安装上机巧,如果需要障蔽,转眼间便遮挡起来,如果需要撤,随手就可以搬走。善于制办珍玩之物,用孔雀毛织为裘,光彩金翠,远远胜过雉头裘。并且借口说晋明帝司马绍为太子时建造了西池,便请求齐武帝萧赜援引前例,为他开辟东田造小苑,而齐武帝也批准了。

太子萧长懋听见志公和尚对自己的敦敦教导之言,回想自己的生活行为,的确有些过度追求奢华。于是合掌对志公和尚弯腰鞠躬拜了一下,说:“法师言之有理,长懋受教,铭感五内。”

志公和尚看见太子萧长懋没有生气,并且还表示自己接受的态度,于是又说道:“太子当知,生而为人,难能可贵。人身难得,如盲龟浮木,万劫难遇,生来所享受的福报也是宿世业力感召,自该惜福,莫要过早消耗福德。”

太子捡起自己给志公和尚盛饭的黄金钵盂,和萧子良一起向志公和尚九十度鞠躬,然后就走出监狱。太子萧长懋走出监狱的门,狱卒把监狱的门又重新用铁链锁了起来。

齐太子萧长懋对狱卒吩咐道:“宝志法师乃是得道高僧,尔等只管看守法师在牢,应当以饮食物品满足法师,不可伤了法师,不得圣上旨意,更不能处置法师,也不得对法师无礼,必要时候可为法师提供清洁沐浴之物,哪怕法师在牢狱之中也要让法师生活得惬意。所需要的买物品的钱财,可以让人到东宫里拿,本太子自会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