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公主记在心中,入夜卧床,果然看见流光若萤,飞入书笥,慌忙起视,开箧得二青珠,即目为神赐,益信道育。岂不知这些只是小小的戏法魔术而已,竟然哄住了公主?
刘劭与刘浚出入公主家,由东阳公主与其言语严道育身有神术,为此亦信以为真。
刘劭、刘濬私下多有过失,担心被父王刘义隆责备,竟而在巫婆严道育的唆使下,摆下香案,装神弄鬼地画符念咒,然后暗中将一个刻成刘义隆模样的玉像埋在含章殿前,以巫蛊术诅咒宋主刘义隆。
当时,公主身边的婢女王鹦鹉和公主府的家奴陈天兴、宦官庆国皆曾参与巫蛊之事。刘劭为此还将陈天兴调入东宫卫队,给了他一个队主职位。当时东阳公主就一病不起,就死了,何不先请女巫婆严道育替她禳解灾难,让自己延年益寿?王鹦鹉这个时候看见公主死了,于是想要出嫁。刘劭为了守住巫蛊的秘密,便与刘濬合谋,将王鹦鹉嫁给刘濬的府佐沈怀远为妾。
宋主刘义隆后来知道了陈天兴由家奴任队主一事以及王鹦鹉出嫁的相关情况,特意遣宦官前去诘问刘劭。刘劭辩称是因陈天兴身体壮健故而给其职位,并表示王鹦鹉尚未出嫁。刘义隆便未再追查。但太子刘劭仍不放心,还致信刘濬,和他统一口径。
当时,刘濬正镇守南徐州,远在京口。
他在回信中公然提及谋逆,称刘义隆若继续追查便让严道育作法将其除掉。
王鹦鹉早先一直与陈天兴私通,嫁给沈怀远后担心事情败露,便唆使刘劭暗杀陈天兴灭口。陈天兴之死吓坏了宦官庆国,他担心自己也会被灭口,便向宋主刘义隆告发巫蛊之事。宋主刘义隆当即命人搜捕王鹦鹉,并在她家中搜出了刘劭、刘濬之间的数百封往来的信件,所涉及的内容全都是诅咒、巫蛊之事。含章殿前所埋的玉像也被挖了出来。当时是刘宋国元嘉二十九年(452年)的七月。
宋主刘义隆见此情形,即刻命令有司穷治狱案,更捕女巫严道育,严道育已经听闻风声早早逃匿,不知去向。想是由天神救去了?只晦气了一个王鹦鹉,被囚禁在狱中。
宋主刘义隆因为此事,连日不欢,顾语潘淑妃道:“太子妄图富贵,还有何说?虎头也是如此,真是出乎意料!你们母子可一日无我么?”虎头乃是刘浚的小字。
刘义隆遂遣中使切责刘劭、刘浚,两人无从抵赖,只得上书谢罪。宋主刘义隆虽然心怀怒意,尚是存心舐犊,不忍加诛!真是溺爱不明。
蹉跎蹉跎,又经一载,已是元嘉三十年了。刘浚自京口上书,乞移镇荆州,宋主刘义隆有诏俞允,听令入朝。
当时,巫蛊之事虽然暴露,但是女巫婆严道育却早已潜逃。为此,宋主刘义隆遣派使者在各州郡严加搜捕,却一直抓不到严道育。而严道育则是为了逃避追捕,扮作了尼姑,就匿藏在太子东宫之中。因为在东宫,自然难防别人发现怀疑,在与太子交涉下,后来又被刘濬带到了京口之地,平时就住在京口百姓张旿的家中。
而宋主刘义隆即饬令地方官掩捕,仍然无有所得。但是拘拿住了严道育身边的两个婢女,于是就地审讯,供称出严道育曾变服为尼,先匿东宫,后至京口依始兴王刘浚,曾在张旿家中留宿数宵,今复随始兴王刘浚还朝云云。宋主刘义隆闻知大怒,即命京口送二婢入都,将与刘劭、刘浚对质。
刘浚至都中,颇闻此事,潜入宫中去看望母亲潘淑妃。潘淑妃看见儿子,于是抱着刘浚哭泣言语道:“汝前为巫盅事,大触上怒,还亏我极力劝解,才免汝罪,汝奈何更藏严道育?现在上怒较甚,我曾叩头乞恩,终不能解,看来是无可挽回,汝可先取药来,由我自尽,免得见汝惨死哩!”
刘浚听了此言,连忙将母亲推开,奋衣遽起道:“天下事任人自为,愿稍宽怀,必不相累!”
刘浚说着,抢步出宫去了。宋主刘义隆召入侍中王僧绰,秘密与其言语道:“太子不孝,刘浚亦同恶,朕将废太子劭,赐浚自尽,卿可检寻汉、魏典故,如废储立储故例,送交江、徐二相裁决,即日举行。”
王僧绰答应皇帝命令而走出皇宫,当即检出档案文册,赍送给尚书仆射徐湛之,及吏部尚书江湛,说明了宋主刘义隆所下的密命,督促命令他们进行裁夺。
江湛之妹曾嫁南平王刘铄,而徐湛之女为随王刘诞之妃,两人都各怀私见,因而入宫谒见宋主刘义隆的时候,一个请立刘铄,另一个则是请立刘诞。而宋主刘义隆颇钟爱第七子建平王刘弘,意欲越次册立,因此与二位臣相辩论,经久未能决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僧绰于是入宫劝谏道:“立储一事,应出圣怀,臣意宜请速断,不可迟延!古人有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愿陛下为义割恩,即行裁决!若不忍废立,便当坦怀如初,不劳疑议。事机虽密,容易播扬,不可使变生意外,贻笑千秋!”
宋主刘义隆闻言,说道:“卿可谓能断大事,但事关重大,不可不三思后行!况彭城始亡,人将谓朕太无亲情,如何是好?”瞻望徘徊,终归自误。
王僧绰道:“臣恐千载以后,谓陛下只能裁弟,不能裁儿!”
宋主刘义隆听后,默然不应,王僧绰于是退出内宫。
嗣是每夕,宋主刘义隆召徐湛之入宫,秉烛与其商议,且使绕壁检查外面行人,防止有人窃听。
潘淑妃暗中遣人伺察,未得确实情报,俟到宋主刘义隆回去内宫休息,佯装对皇帝说刘劭、刘浚无状,应加惩处。
宋主刘义隆以为潘淑妃所说是心里真情实意,竟而将连日里的谋划,尽情告知给潘淑妃。潘淑妃听了之后,连忙使人跑去告知给儿子刘浚,刘浚听说后,即驰往报告给太子刘劭,太子刘劭于是与队主陈叔儿,斋帅张超之等人,秘密谋划弑逆君王之事,即召集养士二千余人,亲自行酒,嘱令戮力同心。
到了次日的晚上,太子刘劭诈作诏书,伪称有乱当鲁秀谋反,饬令东宫兵甲入卫,一面呼中庶子萧斌,左卫率袁淑,中舍人殷仲素,左积弩将军王正见等人,相见而流涕道:“主上信谗,将见罪废,自问尚无大过,不愿受枉,明旦将行大事,望卿等协力援我,共图富贵!”说至此处,便起座下拜。
萧斌等人不知道真实情形,听说这个计划,于是慌忙避席,巡答语道:“从古不闻此事,还请殿下三思!”
刘劭不禁变色,现出怒容。萧斌因为忌惮刘劭的凶威,便即改口说道:“当竭力奉令!”
殷仲素等人亦依声附和。袁淑独呵叱道:“诸君谓殿下真有此事么?殿下幼尝患疯,今或是旧疾复发哩。”
刘劭益加奋怒,瞪大眼目视向袁淑,语气狠厉地说道:“汝谓我不能成事么?”
袁淑答道:“事或可成,但成事以后,恐不为天地所容,终将受祸!如殿下果有此谋,还请罢休!”
陈叔儿在一旁说道: “这是何事,尚说可罢手么?”遂麾令袁淑离开。
袁淑还至寓所,绕床行走,直至四更方乃安寝。为何不速报宋主刘义隆,而在府中徘徊,拖延时间?
翌晨,宫门未开,太子刘劭内着戎服,外罩朱衣,与萧斌一同乘坐画轮车,出了东宫门,催呼袁淑同载。
袁淑此时睡床未起,经太子刘劭停车力促,于是连忙披衣出来相见,刘劭使登车,袁淑推辞不肯上车,即而被太子刘劭指麾左右下属,将他一刀了命。
而后太子刘劭与萧斌一同乘画轮车,率领东宫卫队如同平时入朝一样向台城(建康宫城)进发,直接抵达到万春门外。按照当今朝廷制度,东宫卫队不得进入台城。
于是这个时候,太子刘劭取出伪作的诏书,指示门卫道:“接奉密敕,有所收讨,可放后队入门。”
门卫不知是诈,便一并放入。张超之为前驱,领着壮士数十人,驰入云龙门。驰过斋阁,直进含章殿,宋主刘义隆正在与徐湛之密谋达旦,烛尚未灭,门阶户席,卫兵亦尚寝未起。
张超之等人一拥入殿。宋主刘义隆于是惊起,举几为蔽,被张超之一刀劈来,剁落五指,投几而仆。张超之复抢前一刀,眼见得不能动弹,呜呼哀哉!宋主刘义隆仅享年四十七岁,一共在位三十年。有诗叹道:
到底妖妃是祸胎,机谋一泄便成灾;
须知枭獍虽难驭,衅隙都从帷帘来!
宋主刘义隆被弑杀之后,徐湛之直宿殿中,听闻事变惊起,于是趋往北户,未知能逃脱性命否,且待下节续详说明。
北魏弑主,南朝宋亦弑主,仅隔一年,祸变相若,以天地间不应有之事,而乃数见不鲜,可慨孰甚!尤可骇者,魏阉宗爱,一载中敢弑二主,当时忠如崔允,直如古弼,俱尚在朝,不闻仗义讨贼,乃竟假手于刘尼、陆丽诸人,向未着名,反能诛逆,彼崔允、古弼辈,得毋虚声纯盗耶!
宋主刘义隆被弑,出自亲子,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诚如王僧绰所言。
江、徐两相,得君专政,不能为主除害,寻且与主同尽,怀私者终为私败,人亦何苦不化私为公也!然而乱臣贼子遍天下,仅一二忠臣,又如何完全保住君王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