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慕容恪方屯兵河上,安排舟楫,好几日不敢渡河,也恐段龛遣兵掩击,格外持重。至探得杀死段罴消息,才知段龛是一个无能力作为之人,于是麾兵急渡,陆续东进,行至淄水南岸,方见段龛自来拒战。
慕容恪与阳骛分军为二,包抄段龛士兵,段龛左右遇敌,招架不住,遂至败退。
段龛之弟段钦被擒,右长史袁范等,统皆战死。
慕容恪追段龛至广固城下,段龛闭门固守,慕容恪但令军士筑栅,四面兜围,另外分兵招抚旁郡。
段龛所有诸城,依次附燕。
慕容恪或仍令故吏居守,或请派新官往署,从容布置,进退咸宜;独未曾督攻围城,整日里按兵不动。诸将莫名其妙,群请速攻。
慕容恪对他们语道:“用兵不宜执一,或宜缓行,或宜急取,若彼我势均,外有强援,一或顿兵,腹背受敌,自应急攻为是,冀速大利;倘我强彼弱,又无外援,不如羁住守兵,静待彼毙,兵法所谓十围五攻,便是此意。龛恩结贼党,众未离心,前此淄南一战,彼非不锐,不过用兵未善,为我所败;今我得凭阻天险,上下戮力,攻守势倍,行军常法,必欲急攻,谅亦数旬可克,但恐困兽犹斗,必须恶战,伤我士众,定在意中。我国家连年用兵,未得休息,我每念士卒疮痍,几忘寝食,奈何再轻残民命哩?故我意持久以取,勿贪近功。”
诸将始皆下拜,自称未及。就是军士闻言,亦皆悦服。于是严固围垒,屯田课耕。齐民亦争运粮刍,馈给燕军。
好容易过了半年,城中粮储已尽,樵采路绝,甚至人自相食,段龛不得已悉众出战。
慕容恪早防到此着,开垒接仗,潜令骑兵抄到段龛兵背后,截他归路。
段龛兵统皆枵腹(空腹饥饿),怎能杀得过燕军?一经交锋,便即败却,段龛只好退回。
不意跑到了城边,又被燕骑截住,弄得进退两难,没奈何拼死杀入,才得冲开走路,踉跄入城。
燕骑也不去追逼,唯驱赶追杀段龛众兵,斩馘殆尽,守兵从此夺气,莫有固志。
段龛穷蹙万分,因而使部将段蕴,缒城夜出,来到晋朝廷处乞援。晋朝廷遣北中郎将荀羡,率兵前往救援,进次琅琊,探得燕军强盛,不敢轻进。
阳郡守将王腾,方背段龛投降燕国,他想讨好慕容恪前,立些功绩,遂不待慕容恪命,欲乘虚袭击晋朝的鄄城。将士方调发出去,谁知晋军已经掩伏到城下,原来晋将荀羡,自恐逗留得罪,正思进攻阳郡,求功补过,凑巧阳郡出兵,城内空虚,遂引军扑城,日夜不休。老天有意做人美,连宵下雨,冲坍城墙,荀羡即乘隙攻入,把王腾擒住,杀死了事。欲侮人者反为人侮,可见贪足杀身。
王腾所派遣赴鄄的将士,中途闻耗,当然骇散,不消细叙。惟段龛待援兵不至,无法支持,且经慕容恪许他不死,于是当面缚绑自己出来投降。
慕容恪入城安民,禁止侵掠,人民大悦,遂定齐地。慕容恪命段龛为伏顺将军,同返蓟城。留镇南将军慕容尘居守广固。段龛后为慕容俊所杀。
晋将荀羡,听闻广固失陷,退还下邳,留泰山太守诸葛攸,及高平太守刘庄,率兵三千守琅琊。参军戴逯,率兵二千守泰山。
燕将慕容兰屯汴城。荀羡顺道进击,斩慕容兰而去。越年,燕太子慕容晔病逝,谥曰献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慕容俊立第三子慕容暐为太子,改元光焘。是年即晋穆帝在位的升平元年。晋泰山太守诸葛攸,攻打燕东郡,进兵武阳。
慕容俊复遣慕容恪和阳骛,及乐安王慕容臧,慕容俊之子。引兵拒攸。
诸葛攸才略有限,哪里是慕容恪的对手,一战即败,逃回泰山,慕容恪遂进兵渡河,连连攻陷汝颍谯沛诸郡县,分置守宰,振旅北归,还据上党,收降河内太守冯鸯,略定河北全境。
燕主慕容俊遂自蓟城徙都邺中,缮修宫殿,复作铜雀台。命昌黎辽东二郡,建庙祭祀慕容廆。范阳燕郡,建庙祭祀慕容皝,即派护军平熙,领将作大匠,监造二庙。
独吴王慕容垂素遭慕容俊忌惮,慕容垂妃子段氏,为故鲜卑单于段末柸之女,才高性烈,自恃贵姓,又不肯尊事慕容俊的皇后。皇后可足浑氏引为深恨,遂与中常侍涅浩密谋,诬称段氏为巫蛊之事,收付廷尉讯验。亏得段氏抵死不认,慕容垂始得免连坐。
段氏不堪箠楚,竟死狱中。慕容俊颇加悔悯,乃授慕容垂为东夷校尉,领平州刺史,出镇辽东。幸有此妇,应该终身顶礼。
秦右将军张平,复而叛秦降燕,据有并州壁垒三百余所,得胡晋遗民十余万众。
是时,燕国调降将冯鸯为京兆太守,改令别将吕护代任。冯鸯与吕护暗相联络,通款晋廷,就是张平亦模棱两可,意欲联盟晋朝廷。
慕容俊遣上庸王慕容评讨伐冯鸯,冯鸯固守不下,再由燕领军将军慕舆根,奉命助慕容评,合兵急攻。
冯鸯于是开城夜遁,奔投吕护。慕容评又移兵前往攻打张平,张平正与兖州刺史李历,安西将军高昌,通使连盟,明里事从燕主,暗中交通秦、晋。
慕容评侦实报闻,燕主慕容俊使阳骛讨伐高昌,乐安王慕容臧讨伐李历。
李历从濮阳奔往荥阳,高昌从东燕奔到乐陵,张平势力日孤,所署征西将军诸葛骧,镇东将军苏象,宁东将军乔庶,镇南将军石贤等,又举并州壁垒百余所,降顺燕军。那时张平支撑不住,也率众三千奔平阳,竟遣使向晋朝廷乞降。
燕主慕容俊因晋朝廷屡纳叛将,遂思大举南下,并拟经略关西,当下命州郡校阅现丁,详核隐漏,每户只准留一丁,余悉充当兵役,定额一百五十万,约期来春大集,进临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