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二年十月三十号,御营大军兵分两路,一路清剿沿途的贼寇大盗,终于来到大名府城下。
话说,大名府乃是大宋四座京都府中的北京,地当南北水陆交通要冲,堪称是河北排行前三的重镇。
仁宗朝时期,契丹人屯兵于幽蓟之地,威迫大宋,宋庭召百官议事。
有人被吓的直接想逃跑,弃了开封府迁都至洛阳。有人主张求和,再多割点地赔点岁币,拿钱买平安。
宰相吕夷简上书要与契丹人正面硬刚,立大名府为北方京都府,直面北国来敌。若是契丹人南侵,皇帝不妨北上大名府,御驾亲征,则士气必将大涨。
仁宗皇帝虽然号称“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骨子里到底还是个有担当的,采用了吕夷简的建议,立大名府为北方京都府。
额外多说一句,吕夷简便是那位在南京应天府撞柱而亡的吕好问吕相公的曾祖,他说吕氏一门世受宋恩,可不是开玩笑的!
因此大名府初期建立便是为了抵抗契丹人而建的,甚至于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座军城。
在大宋与大辽绵延百年的恩怨纠缠之中,大名府也数次承担着宋军北上总指挥基地的功能。
而大名府的情况也比较复杂,金兵北归之际,曾经在大名府下了不少力气,留下了一窝二鬼子,甚至于其中还包裹了少许北国罪将。
他们把一些大军中犯了军规的将领、军士留在了大名府,让他们坚持最多一年。一年后金兵再次南下,如果能守住大名府,便将功折罪,甚至于还能升官晋爵。
那一伙子人可不少,足足有三个猛安(千人队)的编制,不过里面没女真人,倒是渤海人、契丹人以及部分高句丽人。
不过怎么说呢,这伙子北国罪将孤悬南方,实际上是被金兵当做弃卒来用的,反正能起到多少作用都是赚的,哪怕最后全都没了,也不心疼。
金兵北归之后,河北大地各路义军蜂拥而起,光是拥兵数万的巨盗都一只手数不过来。而大名府则被从寿春出身的巨盗丁进给盯上了。
丁进此人原本也曾投军,后来随军支援太原,被金人围点打援打崩打散,他便聚拢了一伙子人,拉旗子造反,四处流窜,名为义军,实为巨寇。
不过丁进是有本事的,其人自身武艺高强,不只是有着宗师巅峰层次的修为,更是有着额外的神通。
他外号叫丁一箭,射术极佳。曾言自己一箭之下,除非是金身龙君,不管是谁都能毙命!
正所谓,龙君之下我无敌,龙君之上我跑路。
而且他为人做事不像张遇那么酷烈,颇有章法,所以势力发展的比张遇还强。
围攻大名府之时,驻守大名府的三个北国猛安部队中有三位宗师层次的射雕手,箭术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