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九二:曳其轮,贞吉。

用力拽住车轮,是为了保持合适的速度和正确的方向,坚持不快不慢,不偏不倚,坚持持中守正,吉利。

戊戌变法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错信了袁世凯。

袁世凯(1859年—1916年)出身于河南项城的一个望族。他两度参加乡试失败后,投笔从戎,成为一个大头兵。

朝鲜发生壬午军乱后,袁世凯随军平乱,表现出色,得以留在朝鲜帮助朝鲜人训练新军。后又在甲申政变中指挥清军击退日军,保住了清政府在朝鲜的宗主国权力,因此受到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器重,委任他负责管理朝鲜政务,遏制日本和沙俄对朝鲜的渗透。

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朝掀起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的风潮,袁世凯作为变法派受到光绪帝召见,提出十二条西法练兵的主张得到光绪帝的支持。

1895年12月8日,袁世凯正式入主天津小站,以五千名北洋军为基础,又招募二千余名步兵和三百多名骑兵,开始编练中国首支新式陆军。期间加入了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强学会,从此被维新派视为同志。

袁世凯制订了一整套近代陆军的招募、组编、训练、教育和将官任用培养制度,强调练兵的科学性、严格性和合理性。他既不急于求成,也不过于按部就班,而是在招募兵源方面张弛有度,在训练新兵方面缓急得宜,逐渐将这支部队发展成为清末陆军主力。

他从天津武备学堂中挑选学生担任各级军官,从中发现和培植了一批亲信将领,其中比较着名的有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张勋等人。这五个人几乎都是民国时期着名的军阀,先后出了三个中华民国总统,一个国务总理。

在袁世凯步步为营地谋划下,北洋新军逐渐成为他个人的政治资本。

戊戌变法期间,以光绪帝为首的维新派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矛盾日益尖锐。面对保守派的强大压力,维新派将成功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

继愚蠢的推荐重用伊藤博文之后,康有为做出了另一个令他后悔终生的判断。

他轻率地判断袁世凯已被打动,于是胆大包天地委托谭嗣同密访袁世凯,请他动员新建陆军包围颐和园,控制慈禧太后并杀死直隶总督荣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