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周文的结局会好一些,被校长送到陆军军官学校深造两年,混个出身,然后就连长、营长的一路混起走,弄不好现在还在某地打内战呢。
这就叫身不由己,跟校长关系再好有个毛用?顶多升官升得比旁人快一些而已。但不管你是什么官职,头上不还得有个婆婆管着,你还能有多少实现自己抗日抱负的机会?
兄弟们都被拆散了,而自己也成了毫无自主权的一个小军官,即使凭着自己的能力能当到团长旅长,也不过是民国历史长河中一片随波逐流的浮萍而已。
但现在的周文和佣兵团已经不同了,不但有自己的产业能够自给自足,部队规模也不同往日,更是有了两次抗日战场上杀出来的赫赫威名,从实力、名气和影响力上都比一般的军阀还要强上几分。
而且还有山西王和西北王在背后明着和暗着的支持,虽然有些是别人故意做给校长看的,有被利用的嫌疑,但总归是一种助力不是?更不要说现在又有国民军中诸多关系。
现在的周文已经不是校长能够随便拿捏的小角色了。
但周文心里却很冷静,越是这个时候就越不能飘,不能真的自大到视军委会这个庞然大物为无物的境地。
这个时候才是要注意跟校长和军委会搞好关系,特别是要给足校长这个民国第一人的面子,不能让他觉得你跟他不是一路人而猜忌和打压。
现在周文对校长采取的策略就是,既要保持尊重,又要保持距离。这可不是一件能轻易做到的事情。
这就需要在周文跟校长之间有一个能够取到缓冲作用的中间人。
这个中间人首先必须是校长信任又身居高位,同时对周文还不能有敌意又有所了解之人。
与周文交好的几个校长的亲信如钱长官和张长官,甚至顾长官这几人都不合适。虽然校长也很信任他们,但就因为他们之前跟周文的关系太密切了,已经在很多场合表现出对周文的欣赏和青睐,有时在校长面前进言时反而容易引起校长的反感。
而这个王副官就是最好的人选,只是周文一时找不到跟他拉近关系的机会而已。
所以在听到校长要自己承担起保卫司徒先生的重任时,周文就提出,趁着司徒先生还没到来的这几个月,要王副官带几个侍卫来指导兄弟们训练一下保卫工作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