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生活(七十六)

善良与真诚 你滴夜 1369 字 2个月前

我知道很多人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我不会试着说服你,我没有这样的权力,也没有这样的义务,更没有这样的耐心和时间。你也不用试图说服我,没必要,你保留你的看法就好。

第二种人,见识不同,母亲、大哥

春节前夕,丁元英接到妹妹秋红的电话,听到父亲病危的消息,立马赶回了老家。父亲躺在病床上,左手一直在扯氧气管子。丁元英俯下身子拉着父亲的手轻声说:爸,您的心思我知道,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您一辈子都是硬骨头,如果真是那种情况,我知道我该怎么做。在医生办公室,医生告诉丁元英,他父亲能救活的希望不大,即便是救活了,也是植物人。于是,他询问医生说:“那怎么样才能让我父亲死?”

大哥听到后非常愤怒,认为这么做是大不孝,会被别人戳脊梁骨。母亲也说:拔管子这种绝情的话,你也说得出口,养儿防老,他就落了这么个下场,亲生儿子要给他拔管子。面对大哥和母亲的质疑,他淡淡说道:“如果我孝顺的口碑,是以我父亲的痛苦和尊严为条件的话,我真不知道我是个什么东西。”

其实,丁元英看到父亲在用力拉扯氧气罩,他就明白了父亲的意愿。确认父亲真的无法医治后,他不过是想完成父亲的心愿,让他有尊严地离开。丁元英是高材生,留学多年,见过世界,接受过多元文化。母亲和大哥一辈子都生活在小镇上,自然相对传统,保守。他们见识不同,也难以在父亲这件事上达成一致。

心理学上有个着名概念,叫做“隧道视野”。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处于隧道之中,视野自然被限制在狭窄的区域之内。人,永远无法做出超出见识以外的事情。见识不同的人,不在同一高度,所见所思也必然不同。

你站山巅,告诉他前面是一片汪洋,他在半山腰,只能看到满目的荒凉。和见识短浅的人没有必要浪费唇舌,你不可能用辩论击败无知。

第三种人,立场不同,芮小丹父亲

芮小丹的死,让很多人怨恨丁元英,尤其是芮小丹的父亲。芮小丹在遇到暴徒前,曾给丁元英打过一个电话,讲述了自己的处境。他在电话里保持了沉默

芮小丹的父亲认为,如果当时他选择阻止的话,或许女儿就不会死。所以,他对丁元英怀恨在心,不让任何人告诉丁元英,女儿墓地的位置。其实,芮小丹在遇害前,丁元英不止一次劝说她辞职,但每次都遭到拒绝。芮小丹说,如果是因为怕死而辞职,她做不到,她喜欢警察这个职业。

丁元英无法说服芮小丹,只能尊重她的选择。后来,芮小丹打电话给他,他也没有打破这种尊重。小丹打电话只有一个意思,道别。我知道自己阻止不了她,小丹也知道我不会阻止她。因为她是警察。这就是为什么面对芮小丹父亲的敌意,丁元英始终保持沉默的原因。因为他们的立场不同。丁元英站在芮小丹的立场,芮小丹的父亲,只是站在一个父亲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