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生活(七十五)

善良与真诚 你滴夜 2918 字 2个月前

我们并不是因为做成了某件事、获得了某个成就而快乐,而是因为我们切切实实地享受当下的每分每秒而感到快乐。当你苛责自己的时候,你其实也就相当于拒绝了去享受生命。

不妨把这个信念转变一下,换成:

我每一天所实际做到的事情,就是我能够做到的事情。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能做得更多,那很好;如果不能,也没关系,因为这就是我的常态。

打个比方。假设你状态好的时候,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是8个小时;而状态不好的时候,可能只有2-3个小时。在这个情况下,很多人会怎么做呢?会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当成一种「常态」,来要求自己,希望自己每天都能够有效工作8个小时——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合理的常态是什么?是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在没有压力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你每天有效工作时间的平均数。

这是一个极其浅显的道理,但许多人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他们总会想着:我不应该这么懈怠,我如果能多做一点就更好了——如果你能够多做一点,那么你压根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正是因为你无法逾越你客观所存在的「常态」,才产生了这个问题。

不妨给自己松松绑,不要过度地苛责自己,而是在接受自己「常态」的基础上,去想办法:既然我的常态就是如此,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我的常态?

比如:如果我是因为精力不济,那么是否可以通过运动和调整作息来提高?

如果我是因为缺乏兴趣,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换一个工作、调整赛道来改变?

如果我是因为生活单调,那么是否可以拓展一些可能性,找到业余时间能做的事情?

……

诸如此类。先把自己的信念调整到一个合理的、适当的水平上,再在这个基础上去考虑有效的行动,而不是沉溺在懊恼和自我批评中,这才是治本的方式。

我必须控制生活的一切方面,否则就会出问题。

很多人常常有这么一种思维:我必须控制生活中的一切,不能允许任何失控的状况发生,也不能允许任何差错和意外发生,否则就会对我的生活造成冲击。

这样的人往往有一个共性,就是特别不敢去尝试新事物。无论是拓展一项业务,开始一个项目,尝试一种转型……对他们来说,不可预料的意外是最可怕的,必须绝对避免。

但这么一来,他们很容易陷入一种困境:一方面,长期处于某种生活模式里,很容易变得狭隘、单调、无聊;另一方面,又特别害怕做出改变,不愿意探索未知。这导致他们往往都有一种「被推着走」的感觉,走一步停一步,对周围的一切充满警惕,害怕遭受任何意外冲击。

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让他们始终生活在警惕所带来的慢性压力之下。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你可能会发现,他们往往会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不满意」,对现状不满,但又难以迈出改变的步伐;二是「无力感」,感到被外力推着走、推着动,缺乏自主性和能动性。

一个更好的信念是什么呢?可以是:

我只能控制影响圈里的事情,而对于关注圈里的事情,我要接受我无法控制它们的事实。但是我可以通过行动,来不断扩大我的影响圈。

我很喜欢史蒂芬·柯维提出的「影响圈」的概念。他把生活中的事情划分成两个圈:影响圈和关注圈。前者是我们能够影响和控制的事情,后者是我们关注、但无法控制的事情。我们许多压力和烦恼,其实都来自于想把前者努力扩大来覆盖后者。

但是,影响圈并不是我们想让它扩大、它就能扩大的。它的扩大只能来源于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自身变得更好——可能是更好的状态,更出色的表现,跟外部世界更密切的联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如果你一直把目光放在关注圈与影响圈之间,一直关注着那些你无法控制、却又想控制的事情,对事情是没有丝毫帮助的。一方面,你并不能扩大影响圈去触这些因素;另一方面,这种关注所带来的焦虑,又会持续向你施加压力,让你更加难以迈出脚步。

因此,我给自己的一句座右铭就是:不要内耗,做有用的事。

如果一件事情,我们想尽办法,都无法去干预和影响它,那么就不需要再操心了,因为对它的任何操心、在意、焦虑,都是毫无意义的,它们除了拖慢脚步,让我们停下来之外,没有任何作用。这就是内耗。

有用的是什么呢?是把目光聚焦到我们能够去做、去行动、去改变的事情上面,去做一做,试试看。不要担心会不会逾越安全边界,也不要担心会不会遇到意外。任何在探索过程中遭遇的意外,都是一种对自己的锻炼和完善。

只有行动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强大。而当我们变得强大起来,也许原本无法通过的阻碍,就会为我们让路。

别人都在关注我,我不能犯错,不能破坏我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