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觉和尚双目微闭,仿佛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缓缓讲述着:“当年,我还只是一个辈分极低的小和尚,每日在寺院里做着清扫的杂役。那是一个寻常的日子,我如往常一样在寺院中扫地,突然,寺门方向传来一阵嘈杂声。我抬眼望去,只见几位师兄匆匆迎向寺门,我心中不禁感到十分奇怪。师父平日里一直教导我们,出家人应无分别心,不会因外人的身份高低而有所不同地对待他们,然而此次,师兄们对待这几位来客的态度却明显不一样。出于孩童的好奇心理,我便偷偷地跟在师兄们身后,躲在屋子门外,悄悄朝里面偷看了一眼。
那屋子里一共来了四个人。其中一人相貌堂堂,身着华服,周身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气,显然身份非同一般。另有一人长相英俊,身姿挺拔,背后背着一把长剑,后来我才知晓,此人便是谢近峰。还有一人与他关系似乎极为亲密,两人言谈举止间尽显兄弟情谊,那人背着一把大刀。最后一位是个长相清秀的女子,头戴一顶帷帽,看不清面容,但从谢近峰望向她的眼神中,能明显感觉到两人关系匪浅。
过了不久,这四个人便一同下山去了。可没过多长时间,那个贵公子却独自一人折返了回来,身上还带着一些伤口。他神色略显慌张,称自己在途中遭遇了一些武林人的围攻,多亏谢近峰武功高强,将那些人尽数打败,他才得以脱身。于是,这贵公子便在寺中小住了几日。又过了些时日,谢近峰前来将他接走,说是要护送他前往京城。
他们离开后,那个背着大刀的人又回来了,他自称叫谢远山,只是他的刀却换了,换成了一把金色的大刀。他找到我们的方丈,言辞恳切地说要护送那个贵人,担心途中会遇到贼人,所以恳请少林寺能出两个人帮忙。方丈斟酌再三,最终派出了了空师兄与他一同离去。
再之后,大约一个月后,了空师兄突然回到了寺中。我从未见过他如此神情,他看起来像是做错了什么事,满脸懊悔之色。他径直找到方丈,两人一同进了屋子,至于他们在里面说了些什么,我无从知晓。只知道了空师兄出来之后,便毅然还俗下山了,从此云游四海,再无音信。”慧觉和尚微微叹了口气,看向谢初九,说道:“施主,我所知道的便是这些了,其他的情况,贫僧实在是不清楚。”
谢初九听完,心中满是疑惑与不甘,连忙问道:“大师,那是不是方丈知晓的会更多一些呢?不知我可否见一下方丈?”
慧觉和尚轻轻摇了摇头,双手合十说道:“施主今日能与我相遇,也算是一种缘分。寺中其他僧人,知晓的未必比我多。除非你能找到了空师兄,或许他能告知你更多详情。至于方丈,当年的方丈早已圆寂,如今的方丈并非当年之人,对于此事恐怕也知之甚少。”
谢初九见在此处已无法获取更多消息,便起身向慧觉和尚行礼致谢:“那就多谢大师相告了,我这便下山去了。”
慧觉和尚唤来一个小和尚,嘱咐他送谢初九下山。
谢初九与小和尚一同走到寺门口,谢初九说道:“小师傅,你回去吧,我自己下山便可。”小和尚以为他真的要独自离开,便没有多想,转身回寺去了。
然而,小和尚刚一转身,谢初九便施展“移步幻影”的上乘轻功,瞬间折返跑回了寺内院子中。他心中想着,或许还能在寺中找到其他知晓当年事情的和尚。于是,他一路小心翼翼地来到了后院。后院中错落分布着一个个屋子,他也不清楚这些屋子的用途,只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香炉气味。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了两个和尚的脚步声,而且声音越来越近。谢初九心中一惊,环顾四周,发现并无合适的藏身之处。慌乱之中,他看到旁边有一扇门,便不假思索地伸手推开,侧身闪了进去。
进入屋内,他回头一看,不禁吃了一惊,只见屋内摆满了一排排书架,架上密密麻麻地放着许多书籍。他心中暗自揣测,难道这里就是少林寺的藏经阁?
还未等他细想,就听见那两个和尚已经走到了门口。他心急如焚,四处张望,发现屋内实在没有理想的躲藏之地,无奈之下,只好纵身一跃,跳上了房梁。
可刚一上去,他便惊愕地发现,房梁上已经蹲着一个身着黑衣的蒙面人。就在他愣神之际,门被两个和尚推开了。他下意识地想要有所动作,却被那蒙面人迅速伸出一只手堵住了嘴,另一只手在嘴唇前竖起一根手指,做了一个“嘘”的手势,示意他不要出声。
谢初九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了此时不能发出任何声响。而就在这短暂的接触中,他敏锐地察觉到对方的手小巧柔软,手指纤细修长,心中顿时明白,对方竟是一名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