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印度洋科考样本的日常研究(五)

然后,他便安排生化检测师李菇对这种独特的茗荷进行了分子生物学分析检测实验。首先是DNA提取,通过使用DNA提取试剂盒从茗荷样品中提取了DNA。并且要确保DNA的完整性和纯度,以便后续的基因分析。然后进行基因测序,对提取的DNA进行基因测序,常用的基因包括COI、18S rRNA等荷的物种分类和遗传多样性。

小主,

在生态学分析上,科研人员首先进行附着基质分析,记录该种茗荷附着的基质类型(如岩石、浮木、生物体等),分析其对不同基质的偏好。

在共栖关系研究方面,通过观察茗荷与其他深海生物的共栖关系,探讨其对宿主的影响以及共栖对茗荷生存的益处。

在生物化学分析方面,科研团队又先后进行了蛋白质组学的实验检测,对茗荷的蛋白质组进行分析鉴定以及其捕食、附着等生理功能相关的蛋白质检测。科研人员通过使用液质联用技术(如UHPLC-HRMS)分析茗荷体内的代谢产物。深入细致认真地探讨其在深海环境中的生存策略。

在全面系统的实验室检测与分析后,潜龙将会带领整个科研团队进行科学数据整理工作,将对采集的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物化学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建立起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使用先进的统计软件(如R、Python)对数据进行分析,揭示茗荷的生物地理学分布、遗传多样性和生态适应机制。

经过连续一个月深入全面的科研探索研究,潜龙带领的课题项目小组终于在十二月十六号完成了对这种发光茗荷的实验室分析研究工作,对这种生活在深渊火山口断层下隐匿生长的发光茗荷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暂时把该物种命名为“象牙白荧光茗荷”,进一步丰富了茗荷这一类生物的品种数量,这一发现再次增加了世界各国海洋科学家探险大洋深海的浓厚兴趣。…

繁忙的科研工作日复一日,潜龙和科研团队在这种发光茗荷的专项研究中一步步获得了一些突破性发现,其中弄明白了茗荷的发光机制,是为了吸引深渊黑暗中的一些浮游生物而利于用柔长的触须捕猎食物的。

发光茗荷附深渊,奇幻多姿如睡莲。

柔软触手似彩带,火山岩下谱神妙。

为了充分展示出此次环印度洋科考发现的这个独特发光茗荷的初步研究成果,海科院决定在十二月二十二号这天公开展示发光茗荷研究成果发布会,并邀请了世界各国的海洋科学家前来开研讨会,为下一步的深入科研研究拓展思路及指明研究方向。

潜龙带领着课题项目研究小组的同事们经过了三天的日夜精心设计和布置现场,通过形象生动的量子光束投影、立体动态图表、图像和文字等形式展示研究结果,确保做到研究信息清晰明朗、准确无误。

召开研讨会的目的是通过全球顶尖海洋生物学家通过现场参观来对这种超深渊茗荷的初步研究结果进行深入讨论,探讨茗荷在深海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意义,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