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回到夏国的话题上来。
1983年的夏国,虽然还未成为后来人称道的“世界工厂”,但苏晨心中清楚,这一转变只是时间问题。
既然ARM公司正面临供应链重组的机会,为什么不考虑将这个重要的步骤放在夏国呢?
这个念头让苏晨露出了一丝微笑,他的目光仿佛穿过了伦都的雾霭,越过大西洋的波涛,横跨太平洋的浩瀚,直抵那未来电子工业的心脏。
尽管苏晨是公司的领导者,并且刚刚带领团队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夏国考察之旅,大家对夏国的印象也不错。
然而,当提出在夏国投资设厂时,他还是遇到了阻力。
反对的声音从各个角度传来:地理距离远导致沟通不便、供应链不够成熟、政策不稳定带来的风险等等。
即便作为大股东,苏晨也明白,独断专行并非良策。
如果强行推行决议,可能会被视作独裁,影响士气,甚至造成人才流失,在商业社会中这绝非小事。
最终,苏晨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要求克里斯·库里整理出一份ARM电脑所需的所有零部件及设备供应商列表,并宣布自己将在夏国独立投资建设一家工厂,提供这份列表上的所有物品。
同时,他主动放弃了在供应链重组决策中的特权地位,只愿以公平竞争的方式参与其中。
这不仅展示了他对夏国的信心,也证明了他愿意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而做出个人牺牲。
苏晨的决断力让杰克斯·豪泽和克里斯·库里都感到震惊,最终两人同意了谭的方案。
他们承认,从未见过如此果敢的老板。苏菲·杰克斯森和史蒂夫·弗格两位新加入的博士则选择保持沉默。
对他们而言,关键在于确保研发资金充足,至于资金来源,似乎并不那么重要。
尽管未能完全实现目标,苏晨还是有些沮丧地离开了ARM公司。
他明白反对者们的担忧不无道理:夏国的供应链在物流速度、信息交流以及零部件采购上确实落后于鹰酱国、倭寇、韩国甚至台湾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