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阵前对峙

晚风又起,吹得两人的衣袍猎猎作响。远处临安府的夜空依旧漆黑,厉天闰的骑兵营地还亮着零星的灯火,而凤栖山的营地里,士兵们已经开始准备次日的操练。李星群望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清楚 —— 没了火炮的优势,接下来的仗会更难打,但只要稳住阵脚,一步步拆解方天定的计策,临安城终究会被拿下。

他转身走下了望台,对李助说道:“走,去找云莘兰和杨文孝,咱们一起商量商量怎么骚扰厉天闰的粮道,还有城里细作的事,也得尽快联系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助跟在他身后,手里的账册被晚风翻得轻轻作响。夜色中,两人的身影渐渐融入营地的灯火里,一场没有火炮加持的新谋划,正在悄然酝酿。

晨雾还未散尽,江南旷野上的湿气裹着枯草气息,沉甸甸地压在两军阵前。李星群的营帐外,亲卫刚掀开帐帘,就见一名身着灰布短打的使者捧着木匣,在两名士兵的看守下立在寒风里,匣上绑着的白布在风里晃得刺眼 —— 那是方天定派来的求和使,却更像递战书的信使。

“方天定要见我?” 李星群捏着使者递来的木简,指尖划过 “阵前一叙” 四个字,抬眼看向帐外的雾色,“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云莘兰站在一旁,指尖轻轻叩着案上的舆图:“怕是见我们围而不攻,又听闻我们火炮告急,想趁机用言语扰乱军心。不过他既敢约,我们便没有不去的道理 —— 正好让两军看看,他这‘仁义太子’的真面目。”

李助蹲在火盆边,拨了拨炭火里的陶壶,蒸汽带着茶香漫出来:“大人尽管去,我已让火枪营在阵后列阵,若方天定耍诈,五十步内的火枪齐射,足够护住您的安全。”

次日清晨,雾色渐散时,两军已在凤栖山与临安府之间的旷野上列开阵势。李星群骑着白马,身披银甲,身后的 “杨” 字战旗被风卷得舒展,旗下的火枪兵们排成三列横队,乌黑的枪管在晨光里泛着冷光,士兵们肩背挺直,甲胄上的铜扣整齐划一,连呼吸的节奏都透着纪律感 —— 那是历经湖州之战、沿途收编归降士兵后,真正淬过血的精锐。

而对面方天定的阵前,却是另一番景象。方天定骑着一匹棕红色的战马,锦袍上绣着的团龙被晨露打湿,显得有些蔫蔫的。他身后的 “方” 字旗歪歪扭扭,旗下的士兵稀稀拉拉,大多是穿着破旧铠甲的残兵,更扎眼的是阵前那一排 “人”—— 青黑色的皮肤紧绷在骨头上,有的手臂溃烂着流着黑血,有的眼球浑浊得看不见瞳仁,嘴里发出 “嗬嗬” 的嘶吼,被粗铁链拴在木桩上,正是方天定用百姓炼成的毒人。毒人的身后,南疆士兵握着沾了蛊液的长刀,眼神里却没了往日的凶戾,只剩几分麻木的疲惫。

“李星群,别来无恙啊!” 方天定勒住马,声音隔着二十步的距离传来,带着刻意装出的傲慢,“你困我临安又如何?我父皇在商丘与朝廷军对峙,再过一月,援军必至,到时候定叫你全军覆没!”

李星群缓缓抬手,身后的火枪兵们瞬间屏住呼吸,枪管微微抬起,却没立刻开火。他看着方天定身后的毒人,声音冷得像晨霜:“方天定,你先看看你身后的东西 —— 那些是江南的百姓,是你口口声声要‘护佑’的子民,现在却被你炼成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还好意思提‘援军’?”

方天定脸色微变,却强撑着反驳:“李星群,你少在这里装仁义!大启朝廷在江南苛捐杂税,每年征粮百万石,逼得多少百姓卖儿鬻女?我父皇揭竿而起,本就是为了救江南百姓于水火!眼下与你交战,不过是权宜之计,牺牲些许百姓,换将来江南百年安稳,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