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观阵和第一次尝试破阵

自断粮计失败,已过去七日。每日黄昏,她都登上了望塔,望着对岸岿然不动的天门阵,以及巡逻时扬起漫天沙尘的蒙古骑兵。种师道组织的几次小规模试探性攻击,均如石沉大海,损兵折将不说,更让军心愈发惶惶。

“报 —— 皇榜张贴三日,尚无消息。” 亲卫的声音打断她的思绪。赵新兰捏起案头的蜜饯,咬了一口却觉酸涩,汁水溅在信纸边缘。钟离权常年隐居深山,极少在江湖露面,世人知之甚少,即便张贴皇榜,又如何能将这位隐士高人寻来?

她铺开新的宣纸,笔尖蘸满朱砂,墨香氤氲间,脸颊微微发烫。“星群:” 刚写下二字,便顿住笔,恍惚想起与他月下对弈时,那人眸中映着的银辉。“展信如晤,不知京兆伊府事务可还顺遂?自与你别后,此间诸事,实难称心。”

“那吕客所布七十二天门阵,阴森诡谲,符文流转似幽冥鬼火,令人不寒而栗。我军数次强攻,皆铩羽而归。蒙古骑兵更是刁钻,马快刀利,我军骑兵屡战屡败。本欲早日凯旋,携捷报与你同赏长安月色,如今却寸步难行,心中懊恼,难以言说。”

“如今唯有寄希望于皇榜能寻得郑秀珍师父相助,然此人神龙见首不见尾,恐难如愿。粮草渐少,朝廷催问日急,妾身夙夜忧叹,辗转难眠……” 她搁下笔,用帕子轻轻按了按眼角,“星群智谋超群,若能见信后修书指点一二,或遣人相助,妾身…… 妾身必铭感于心。”

写完,她取出随身香囊,将信笺小心翼翼裹入其中,又以红丝绦细细缠绕。叫来亲卫时,声音不自觉放软:“此信干系重大,务必星夜兼程,妥帖送达。”

当信使的马蹄声渐渐远去,赵新兰再次望向对岸的天门阵。夜色中,阵法流转的符文光芒如鬼火般明灭,她握紧腰间佩剑。

京兆伊府书房里,李星群攥着信的手直冒汗,赵新兰信纸边角晕开的朱砂印,像极了她着急跺脚时涨红的脸。烛火 “噼啪” 炸开火星,把 “七十二天门阵” 几个字照得忽明忽暗,他来来回回读了三遍,脑子还是一团浆糊。“什么破阵?听都没听过!” 他 “嚯” 地站起来,玄色官袍扫翻了镇纸,惊得鸟笼里的灰雀扑棱棱乱飞。

外头黑得跟锅底似的,李星群在书房里转圈圈,靴子踩得青砖咚咚响。他把书架翻了个底朝天,从《孙子兵法》到《武侯八阵图》全扒拉出来,结果连 “天门阵” 三个字的影子都没见着。墙上挂着的《山河舆图》里,太原府那块被他用朱砂画了个大圈,越看越像赵新兰眼下的黑眼圈。桌上的虎符冷冰冰的,那是出征前她硬塞给自己的,说 “留个念想”,可这会儿压得他心口直发慌。

“大人,饭菜都凉透了。” 汪辉祖在门外喊。李星群头也不抬,抓起笔才发现砚台早干成了块,墨疙瘩抠都抠不动。他咬着牙在纸上:“大师姐!我在前线撞上怪阵,我快顶不住了!你赶紧给我支个招!” 写完还觉得不够,翻出珍藏的夜光杯,把信严严实实裹进去,火漆印里还嵌了块青玉 —— 那是赵新兰去年生辰塞他兜里的。

信使快马加鞭跑出去后,李星群天天扒着书房门等消息。政务堆成山也顾不上,李助送来的军报随便扫两眼就扔一边。汪辉祖瞧着他一天天瘦下去,端茶送水时张了好几次嘴,最后都只敢闷头添墨。

终于等到马蹄声,李星群冲出去差点摔了个跟头。油纸包摸着沉甸甸的,拆开一看是本《黄帝阴符经》,扉页潦草写着:“师姐忙!自己啃书找办法,别来烦我!” 他手抖着翻开泛黄的书页,冷风卷着雪粒子灌进屋子,把那句 “失传千年,得之可改天换地” 吹得哗哗响。李星群抱着书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满心的指望全化成了灰,心里直骂:“好你个大师姐,关键时候掉链子!等我学会这个书本的内容,战事早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