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少工匠都经历过当初凤阳新城的建设,铺开舆图,朱雄英向他们展示了自己在舆图上的初步设想,并详细阐述了建设新城市的必要性和长远意义。
“诸位,京师作为我大明的心脏,其繁荣昌盛关乎国运。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商业的发展,老城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必须另辟蹊径,建设一座新城,以适应未来的发展。”朱雄英语气坚定地说道。
工部尚书首先发言:“殿下所言极是,老城的改造工程浩大,且容易扰民。建设新城,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同时也能更好地规划城市布局。”
户部尚书则提出了对资金的担忧:“建设新城所需资金巨大,我们需谨慎考虑。不过,若能吸引更多的商贾投资,或许可以缓解财政压力。”
朱雄英点头表示赞同:“正是如此,我们不仅要依靠朝廷的财力,更要激发民间资本的活力。此外,新城市将采用最先进的规划理念,打造一个宜居、宜商、宜业的环境。”
官员们纷纷点头,对朱雄英的计划表示支持。朱雄英接着说道:“我打算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负责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诸位都是国之栋梁,我希望你们能积极参与其中。”
“殿下,但是您可考虑过,自古以来,无论是迁都,或者是建陵园,都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
“包括咱们现在的皇城,也是建立在前朝都城的基础上,再进行扩大的,但是一个新城,这可不是劳民伤财四个字能理解的。”
“凤阳总计住户也就一千多户,加上外来那些奴隶,也不过数万人,可是京师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凤阳的十倍,乃至百倍。”
朱雄英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我明白诸位的顾虑,但正是因为京师的规模庞大,我们才更需要一个全新的规划。我们不会盲目地开始建设,而是要进行周密的规划和准备。我会亲自监督每一个细节,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坚定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至于资金问题,我会与商会合作,通过合理的投资和融资方式来解决。我们大明的未来,值得我们投入。”
“而且,诸位,不知道你们想过一件事没有,大明的建设,也不止是咱们皇室成员和官员的事。”
“若是什么都靠官员和皇室来干,那百姓哪来的凝聚心?哪来的归属感?!”
朱雄英的话语中透露出无比的信心和决心,让在场的官员们深受感染。
“无论是现在的京师,凤阳,还是未来的城池,我要的都是这么个过程,让百姓融入进来,新家园,是他们自己打造的,他们才能更珍惜。”
“我们要让百姓参与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来,让他们成为建设的主人,这样,他们才会更加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城市。”
朱雄英继续说道,“我想好了,我们可以通过发行债券、鼓励民间投资等方式,让百姓成为新城建设的投资者和受益者。”
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听后,都表示赞同,并愿意全力支持朱雄英的计划。朱雄英接着详细阐述了新城的建设步骤和时间表,以及如何在建设过程中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强调,新城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当前的需求,更要为未来的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官员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会议气氛热烈而充满活力。
朱雄英知道,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但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决心将这个计划付诸实践,为大明帝国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讨论完毕,朱允熥一脸佩服的看着自己的哥哥:“大哥你是真狠,寥寥几句话,就让人家出生入死的。”
朱雄英微微一笑,回答道:“允熥,这不是狠,这是责任。我们身为皇室成员,有义务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的未来着想。新城的建设,不仅关乎我们大明的繁荣,更是为了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已经走出去的众人,淡淡道:“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比如说,你想当个闲散王爷,你是愿意在大明当呢,还是去高句丽那破地方当?”
“当然是大明啊!”朱允熥想也没想,直接回道。
“对啊,就是这么个道理,辛苦咱们这一两代人,后世无论是不是咱们大明,都能享受到咱们拼搏带来的福利。”
朱雄英继续说道:“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建设一座新城,所做的,也不止是一点点建城,你能明白吗?”
朱允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开始理解哥哥朱雄英的远见和抱负。
只听朱雄英继续说道:“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长远发展,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