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继续说道:“另外,咱听说最近白莲教又有些动作,这可不像是一个太孙该有的作为。”
朱雄英心中一惊,他没想到朱元璋连这些细节都知道,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回答道:“皇爷爷,我那庶母的几个心腹都献忠于我,且都是前朝之人,我怀疑之前咱们皇室的事和吕氏之动乱,和那些人有关,所以就让他们去查了。”
朱元璋微微颔首,似乎对朱雄英的解释表示认可,但他随即又严肃地说道:“江湖之事,错综复杂,你身为太孙,应当谨慎行事,不可轻信他人,用的好,就是一把刀,用不好,那些人以后可能就会颠覆朝政,鸠占鹊巢,你要做到心中有数,且江湖中人,不少人不懂律法,多盯着点总没错。。”
朱雄英点头称是,他明白朱元璋的担忧,江湖中确实鱼龙混杂,稍有不慎就可能卷入纷争。
朱元璋又问:“你可有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朱雄英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那几个老人只说了些线索,目前并没有查到切实的证据。”
朱元璋听完后,沉思片刻,然后说道:“你是皇太孙,这天下,终究是我朱家的天下,有些线索就够了,不需要太明确的证据,宁可错杀一万,不可放过一个,让他们自己咬去吧。”
“另外,”朱元璋继续说道,“锦衣卫咱都给你了,蒋瓛都给你了,你要学会用起来,锦衣卫设立这么些年,如今消息也还算灵通,或许能更快找到线索。”
“多谢皇爷爷,孙儿定不负所托。”朱雄英恭敬地行礼。
刚说完,朱标一脸疑惑的走了进来,看了看朱雄英,又朝着朱元璋行了一礼。
“儿臣拜见父皇。”
朱元璋挥了挥手,一脸复杂的看着朱标:“听说你最近的心思都没怎么在朝政之上了?”
朱标微微一愣,随即回答道:“父皇,儿臣只是在思考一些治国之策,可能一时疏忽了朝政。”
朱元璋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治国之策?心思都放在了那女人身上了吧!”
朱标心头一凛,连忙回道:“还请父皇明鉴,儿臣虽最近在赛儿身上耗费的时间不少,但是大多时候都在思考国政。”
朱元璋这才点了点头:“治国之策固然重要,但朝政之事亦不可轻视。你身为太子,应当以身作则,为百官树立榜样。”
朱标听后,连忙点头称是:“父皇教训得是,儿臣今后定当更加用心于朝政。”
朱元璋点了点头,语气稍缓:“你明白就好。朝政之事,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不可有丝毫懈怠。”
朱标恭敬地应诺,心中却明白,父皇对自己的期望甚高,自己必须更加努力,才能不负所托。
朱元璋转过身来,目光再次落在朱雄英身上:“雄英,你既然有志于东征,那便好生准备。但记住,出海之事,必须先报于咱知晓,不可擅自行动。”
“标儿,你也是,海禁之事重大,之前咱们没有成熟的水兵体系,咱听说雄英已经让人去弄培养水军的方法了,不如借此机会,东瀛事后,直接在各地征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水兵。”
朱元璋的提议让朱雄英心中一动,他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仅可以为东征做准备,还能为大明的海防打下坚实的基础。
“皇爷爷英明,孙儿定当全力以赴。”朱雄英坚定地回答。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深知朱雄英的聪明才智,相信他能够妥善处理此事。
“好了,你们都退下吧。”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朱雄英和朱标可以离开了。
两人恭敬地行礼后,退出了御书房,心中各自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
朱雄英回到自己的春和宫,立刻召集了心腹,开始详细讨论如何利用这次机会,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
“我们需要一个能够训练水军的地点,最好是在沿海地区,这样方便我们进行实战训练。”朱雄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小主子,我听说泉州那边的港口条件不错,而且地理位置优越,适合建立水军基地。”一名心腹建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