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条件综合决定了:水门一战完全无必要走极端,不必要出奇兵用激进谋略,就能打赢。”
听到这,张叔夜不置可否的低声道:“你……接着说。”
高明抱拳道:“下官平安归来后,第一时间仔细查研究了从行政副专案赵鼎处拿来的内部文报,从水门码头一战,董平所部与叛军之交换比看,极为夸张,乃是统治性优势胜出。”
张叔夜沉声道:“那又怎么了,大胜难道也是罪?”
高明道:“是罪!因为从此役所伤亡之平民数量看,下官完全能知晓那董平将军的为人底线,结论:他没人性,不在乎任何人生死,只要能达到目的就行。所以他当时为了把复杂的战斗简单化,水门码头一役中,他便把那区域来不及撤退的平民百姓当做‘障碍物坚壁清野’了。”
张叔夜铁青着脸拍案起身道:“你真敢如此指控打了胜仗的董将军,他现在是皇帝当众夸赞的英雄将军,你想清楚你说的什么了?”
高明取下帽子砸地上道:“还需要想,这是不负责任的一刀切‘懒政’行为,是草菅人命,我是指导过他们慈不掌兵,但我小高衙内理论中的慈不掌兵,和他董平的行为有本质不同。”
到此张叔夜沉默不语。
其实张叔夜不是白痴,虽未能亲临现场督战,但从文报上分析就可以知道,因提前部署了,又有装备上的优势,所以水门码头一战真的不难打。
当时有毕段明部可用,有呼延灼部可用,还有陆谦部可用,随便用他们哪一部,张叔夜觉得打水门都不是什么问题。
保守战法虽会增加禁军损伤数量,但会极大避免平民百姓伤亡!
早前赵鼎也来枢密院这边吹过风说“韩世忠是真正的帅才,他不可能对董平为人作风以及性格底线没认知、就派董平上重要战场”。
这个说法张叔夜也很认同,所谓物以类聚:韩世忠知道派董平出阵会发生什么,所以水门码头之战果,实际上就是当时的实际统帅韩世忠想要的结果。
但无奈当今皇帝险些于那一役遇刺,雷霆震怒下各方面做事都很偏激。而赢得了战争的统帅韩世忠董平等人,自然也就被过分抬举嘉奖。
又因整个事件里牵连了复杂的政治和利益关系,于是这一时期的韩世忠系,那是说都说不得,碰都碰不得。
但现在瞧小高衙内的样子这事怕是有转机。
说起来,真正在阻止枢密院对水门一役进行调查的,并不是皇帝对韩世忠等人青眼有加。
事实上皇帝性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