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治河之始(附带赵子偁介绍)

绍宋之后 广寒宫宫人 1290 字 2个月前

赵官家一怔,想想自己这个族兄还真没说假话,他好几辈子之前就去秀州(今绍兴)居住了,从来没来过北方,不考察水文,你靠《水经注》治河啊!

刘洪道则是有些高兴,官家果然慧眼如炬,没有选错人,道:“官家,鲁王,咱们也吃饱了,不如去看看赵员外郎考察的如何了?”

-----剧场分割线-----

赵子偁(1104—1148),字安继,宋朝宗室,为宋太祖赵匡胤六世孙,北宋著名治水专家。赵子偁祖父一辈移居江南,居住在秀州(今绍兴),他历任水部员外郎、总理河道通判、河道总督等职。

靖康后,兵乱之下黄河淤堵更加严重,威胁两岸人民生命安全。宋世祖在建炎十年定下“十年治黄河”计划,多次命官员上疏阐述观点,嘉兴县令赵子偁因为长于水务而得到世祖青睐,得以参与治理黄河、运河长达十余年。

赵子偁,尊重科学、因法而治,注重实地勘察,针对黄河多沙特点,提出了“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理论,并相应规划了一套包括缕堤、遥堤、格堤等在内的黄河防洪工程体系。总结了前人对黄河水沙关系的认识,成果显著,也对后世治黄具有重要历史影响。

建炎二十二年,赵子偁克己奉公,积劳成疾,病逝于风陵渡码头附近,死于河道总督任上。追赠工部尚书加光禄大夫、邹国公,谥号克毅。为感念恩德,后世两岸人民为其立邹公祠。

赵子偁有两子,长子赵伯圭恩荫出仕,继承父志,在滁州知州任上浚湖陂,兴水利,平冤狱。次子赵伯琮幼年时被元佑太后孟氏恩养于宫中,赐名赵昚,为北宋一代名臣、原学家,与朱熹、陆九渊、张拭并称原学后四子。

后世又称赵子偁的家族为秀州赵氏。

——节选自百度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