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看去,正面的赵军大约有一万人。
其中最前方有三个极其显眼的军阵——一个全身披金甲的重甲步卒军阵,两侧是两个各自五百左右的重骑兵方阵。
这又让魏熙眉头一皱。
这两个军阵能隔着这么近一起用?
“将军!你看那!”身旁的亲卫指着赵军侧面。
那里有一支人数一两百左右的骑兵,其中有一个人明显站在所有人前面。
即便只能看到个人影,但魏熙还是第一眼就认出了李牧。
赵军的战鼓声响起。
紧接着,除了中间的那三个军阵以外,其他的步兵方阵全部压了上来。
魏熙同样下令进攻,一场大战眼看就要开始。
这时,一个传信兵从后方快速跑来。
“报!大将军,赵军数万骑兵出现在我腹地,正朝着大梁城而去!”
魏熙神情一惊。
几十万人的军营,斥候警戒的范围只会更大,赵军骑兵哪怕趁着夜幕前进,想要躲过己方斥候到越过战线才被发现,也最少要在八十里之外的地方才行。
趁着夜色,数万赵军骑兵居然能绕一个这么大的弯行进这么长?
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骑兵装备的马蹄铁和马鞍等东西,居然能给骑兵带来这么大的加持?
小主,
“传令,右翼第二路进攻回撤,左翼第……”
在魏熙调集部分军队回援时,另外两个战场上的赵军,在魏军即将发起攻击时,居然选择了后撤,进入营寨进行据守。
魏军两路偏军的将领在商议过后,留下大部分兵力包围他们,各自派出了一万人去攻击赵军后方的赵国城池。
这时,正面战场上的战局,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让魏熙无法想象的地步。
战场上。
人数达到三万的魏军,在面对一万赵军时,居然只能打一个平手!
这当中,赵军的那重甲步卒和重骑兵,居功至伟!
前方的一个军阵和赵军重甲步卒相遇了。
可一个照面,军阵最前方的士卒就成片的倒下。
在后方的士卒还处于惊惧中时,赵军的重骑兵冲锋了。
他们就在重甲步兵身后。
重甲步卒立刻集结成数个小队,在己方军阵中让出了好几条道路,让后方的重骑兵能顺着这几条道冲入前方已经被他们吓到的魏军军阵里。
双方宛如一个人的两只手,配合的无比默契。
重甲步卒打崩敌人,重骑兵冲锋收割,然后大量普通士卒只要追杀残兵就行。
连着三个军阵,哪怕是有魏武卒在内的最精锐军阵,也在那些重甲步卒面前没撑住一刻钟。
魏熙手中,一片已经残破的赵军‘重甲’被他拿在手里。
这是魏武卒那个军阵和赵军重甲步卒交战时得到的,让他知道了那些所谓的重甲步卒,只不过是赵军一些强大士兵披着两层伪装的皮甲假扮的。
可知道也没用,那种巨大的刀具一刀砍下来,魏武卒只能躲开,硬扛就是死。
“大将军,刘将军所部已经崩了!”身旁,一个副将指着那个被赵军重骑兵冲锋出数个更大口子的军阵焦急道。
魏熙当然看到了。
可他已经没有办法了。
短时间内,普通士卒的战场上分不出胜负;但面对赵军那些步甲、以及已经参战的重骑兵,他没有部队能挡。
如果是单一对战,他都有办法制约敌人。
可他刚才试过了,当己方士兵拿着能阻拦重骑兵的武器上去时,对方重骑兵就不出来了,纯粹由那些步甲进攻;反过来也一样,就是没让他们找到机会。
“将军!看右侧!”
一道惊呼让魏熙抬头看去。
右侧的战场上,原本胶着的双方军阵里出现了一些变化。
原因是赵军后方的又一批重骑兵移动到那了。
魏熙心里怀疑那些重骑兵也是假的,估计是个样子货——但他不敢确定,确定了现在也来不及说。
于是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里的己方部队明显士气低落了下来,而赵军士气高昂。
“将军?!”副将有些焦急,为何还不支援?
魏熙沉默着,当对方重骑兵准备冲锋时,他才道:“让荣将军不要变换阵型,继续进攻。”
他就不信了!
赵军难道普通士卒也都能和那些精锐一样,达到骑兵和步兵配合亲密的地步?
如果是真的,那他觉得输了也能理解——这样全员精锐的赵军估计只有秦国人才能挑战了。
可他偏偏不信。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那些重骑兵在冲锋了一段距离后就渐渐减速了,因为再往前冲可能真会影响到己方步卒的军阵。
可没等魏熙高兴,那些人重骑兵就解下身上那些‘重甲’,变成了轻骑兵开始在周围游走。
魏熙欲言又止。
他已经没子了。
魏军那少量骑兵,已经在一开战时就被赵军给打了。
五六百轻骑兵,影响不了这场战争的结局,毕竟双方有着两万的人数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