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时代新程,翠谷村的传承与突破

“王支书,您看看这些新样式怎么样?”

年轻人拿着样品,紧张地递给王大山。

王大山仔细端详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好,好啊!这些样式既保留了咱们翠谷村编织的特色,又有了新的时尚感。我看肯定行,赶紧联系那个老板,把样品寄过去。”

样品寄出去后,大家都焦急地等待着消息。

终于,好消息传来,老板对新样式非常满意,不仅不退货了,还追加了更多的订单。

“太好了!”

编织厂里一片欢呼,大家都为这次的成功感到高兴。

解决了编织订单的问题,王大山又开始琢磨村里的教育问题。

随着村子的发展,孩子们的教育需求也越来越高,可村里的学校还是多年前的老样子,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

一天晚上,王大山和秀兰坐在院子里,说起了这件事。

“秀兰,我觉得咱们得想办法改善村里学校的条件。孩子们是咱们村的未来,不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王大山一脸认真地说。

秀兰点了点头:“我也这么想,可这需要不少钱,咱们上哪儿弄去呢?”

王大山沉思片刻:“我打算去县里申请一些教育扶持资金,再发动村民们捐点款,大家一起出力。”

第二天,王大山就来到了县里。

他先是找到了教育局的领导,详细说明了翠谷村的情况和目前学校面临的困难。

“领导,我们翠谷村这几年发展得不错,可学校的条件却一直没跟上。孩子们在那么差的环境里学习,我们做家长的,心里实在不是滋味。希望您能帮帮我们。”

王大山诚恳地说道。

教育局领导听后,十分重视:“王支书,你们村的发展我们也看在眼里。教育是大事,我们一定会尽力支持。这样,我先帮你们申请一些教育扶持资金,你们村里也要做好配合工作。”

王大山激动地说:“太感谢您了!我们一定积极配合,把学校建设好。”

从教育局出来,王大山又马不停蹄地回到村里,召开村民大会。

“乡亲们,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是想和大家商量一下咱们村学校的事情。”

王大山站在台上,神情严肃,“咱们村的孩子,是咱们的希望。可现在学校的条件太差了,咱们不能让孩子们受苦。我打算发动大家捐点款,再加上县里申请的扶持资金,一起把学校建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