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新的考古调研任务或是学术实践项目时,教授们的脑海中都会不约而同地浮现出秦词的身影,“秦词同学,这次我们去 山城某遗址考察,你有没有兴趣加入?”
“秦词,这边有个文物整理的任务,我觉得你很合适,要不要来试试?”
秦词当然是欣然接受了,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就这样,秦词在清北大学的学术之路上大步前行,在众多教授的引领下,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深入挖掘考古领域的奥秘,向着成为一名杰出考古学家的目标坚实迈进。
等许老师好不容易回到学校,就发现自家孩子,变成整个学院老师争抢的优秀学生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念青:啊?
她怎么也没想到,这才离开学校一阵子,自己看重的学生居然已经成长得如此出色,还成了学院里老师们争抢的“香饽饽”了。
不过惊讶过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满心的欣慰,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了自豪又喜悦的笑容。
教授们纷纷向秦词抛出橄榄枝,邀请秦词参与各自的研究项目和课程实践。
乐于接受挑战的秦词,欣然答应了几位老师的邀请。
她跟着研究古代陶瓷的李老师,深入学习陶瓷的烧制工艺、年代鉴别以及文化价值。
经常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仔细比对各种陶瓷样本,记录下每一个细微的特征,练就了一双精准识别陶瓷的“火眼金睛”。
同时,还跟着王教授的田野考古项目,秦词身体素质极好,这么多年不间断的锻炼不是白炼的,而且有了统子的帮助,观察力敏锐也是个不小的优势。
在艰苦的野外环境中,秦词每天穿梭于考古现场,协助挖掘和记录文物出土的位置与状态,常常累得满身尘土,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多次发现了重要的遗迹线索,让王教授对她刮目相看。
然后,还在赵教授的考古绘图课程中,秦词展现出了出色的空间想象力和绘画天赋。
秦词自己都不得不感叹一下,虽然当时去学国画只是兴趣使然,没想到终于有一天还是用上了。
技多不压身,学会的技能都是自己的,总有一天能用上。
秦词绘制的文物线图精准而精美,不仅准确地呈现出文物的外形和细节,还能通过线条的运用展现出文物的神韵。
赵教授常常将她的绘图作为范例展示给其他同学,这也让秦词在同学中收获了不少赞誉和钦佩。
当然,她也不是神。
随着参与的项目越来越多,秦词也渐渐感觉到力不从心。
不同老师的要求和任务有时会相互冲突,时间安排上也变得捉襟见肘,导致她在一些任务上无法做到尽善尽美。
考古事业每一个专项都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心力的,秦词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到后面有些作业水准就是不如一开始来的完美。
许念青察觉到了秦词的困境,及时与其他老师沟通协调,为秦词制定了一份更加合理的学习和实践计划。
能够让她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能保证各项任务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业得以重回正轨。
…………
时光荏苒,大三的秦词已然成为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专业课程上屡获佳绩,几篇精心撰写的学术论文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观点新颖独特,研究方法严谨科学,不少学者对这位年轻的考古学子刮目相看。
学校也给予了秦词极高的荣誉,推荐她参加国内外的考古学术交流活动。
在那些盛大的交流会上,秦词散发着自信而独特的光芒。
她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者和学生们交流互动,分享着自己在国内考古实践中的所见所闻和研究成果,同时也虚心聆听着他人的见解和经验,了解到了国际前沿的考古动态和研究方向。
这一切让秦词深感自己在考古之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更加坚定了她深入探索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