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以现在李恪和李承乾的年纪,或许还未将权力争斗看得那般重要。
燕王李恪,小小年纪更是早早向陛下申请前往边关封地就藩。
按道理来说,他是自愿远离朝堂这个核心权力圈。
对太子李承乾的储君之位,也构不成直接威胁。
可他不愿意归不愿意,这种事情却也由不得他。
如今李靖提议李恪率燕王卫投入北伐战事,就像在平静湖面投下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
现在李恪在军事上的才能有目共睹,一旦他在北伐中建功立业,声望必定大涨。
届时,就算他无心参与夺嫡之争,也会被有心之人推到风口浪尖,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关键棋子。
更关键的是,现在的陛下春秋鼎盛,想必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仍会牢牢把控着大唐的最高权力。
所以,为了防止自己的权力,被年龄渐大的储君所影响。
届时肯定会拿李恪这种要军功有军功,要政治手段有政治手段的皇子,来磨炼,或者说平衡太子。
这就是在场的大臣普遍的想法。
其实,若是李恪在场,知晓这些大臣的想法之后,肯定会心一笑。
暂且不说,有记载表明,太子李承乾的脚,在贞观五年、七年的时候,生病,从而导致他的脚出现问题。
这位从八岁就成为太子爷的李承乾,在太子之位上,持续了长达十六年的时间。
若不是他和李泰争斗的太狠,加上李世民后期因为嗑药的原因,导致寿命大减。
恐怕他跟康熙大帝之子胤礽都能一争高下......
不同于,那些大臣丰富的内心戏。
在听到李靖举荐燕王李恪和其燕王卫,加入讨伐大军序列之后。
李承乾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袖角。
尽管他极力维持着镇定,可年龄摆在那里,心里有点什么事,脸上还是忍不住表露出来。
这时候的他,倒也没有觉得李恪会影响他的太子之位之类的。
只是觉得这个弟弟实在是天赋异禀,做什么事都能大放异彩。
在冬猎的时候,就已经让他在群臣面前大放光彩,尽显非凡的骑射本领与果敢的决断力。
再这么下去,自己这个做大哥的,迟早要被对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