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脸色复杂的问道:“宾王,本王问你,觉得本王此番若听从你的建议,应了李老将军的‘请求’,介入这场战事,是否就会在短时间内打破目前的僵局?”
马周没有想到,李恪会问出这么一句话。
微微一愣...
但一想到,李恪以往的战绩,以及他平日里展现出的睿智与果敢。
马周便觉得,殿下此刻的犹豫,乃是灯下黑的原因。
根本不知道他自己的实力与潜力。在马周心中,李恪兼具果敢与谋略,过往应对诸多难题时展现出的智慧,足以让他在北疆战场崭露头角。
当下这一时的踟蹰,或许只是被燕王府如今的困境迷了眼,看不清自身可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力量。
想到这里,马周的神色旋即变得坚定起来,向前一步,拱手说道。
“殿下,臣以为胜算极大!殿下您素有勇略,过往在北疆的战事中,多次出奇制胜,让突厥人闻风丧胆。您手底下那些来自草原各部落的精锐骑兵,更是如利刃般锋利。他们熟悉草原的每一处山川、河流,知晓突厥人的战术与弱点。”
“再者,且不说殿下威名远扬,曾屡次让突厥吃瘪,单论当下局势,出兵已然是破局的关键之举。”马周目光炯炯,继续说道。
“此外,殿下您擅长谋划布局,能够根据战场形势及时调整策略。一旦您加入战局,便能迅速整合各路大军的力量,打破如今的僵持局面。突厥人以为我们陷入困境,定会有所松懈,而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李恪静静地听着马周的陈述,也不禁对马周的赤诚与远见深感钦佩。
但事关重大,自家知道自家的事,他不能仅凭马周的一番言辞和过往的战绩就仓促决定。
在他看来,在这场大规模的战争中。
初期就加入进去,费时费力不说,也很难光凭借着他刚开始的三千人,在动辄几万的大兵团作战中,也很难轻易立下什么赫赫战功。
毕竟,草原上各方势力犬牙交错,稍有不慎,这三千精锐便可能如泥牛入海,被战争的洪流无情吞噬。
以他的了解,这场针对突厥的战争,会在明年冬季,大雪纷飞的时候,李靖独自撇下大军,率领三千精锐骑兵,趁突厥不备,长途奔袭,直捣颉利可汗牙帐。
这一奇袭,才是扭转战局的关键。
可如今离那时尚早,若此时贸然入局,不仅难以发挥自身优势,还可能打乱整体节奏。
并且,好巧不巧的是,李靖以三千人奔袭颉利可汗牙帐。
而他,也刚好有三千精锐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