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卓闻言心想我是让你们根据资料来设置自己的科举环节,你们就给我来个照搬,不过照搬也是可以的,可以省掉很多时间,还能快速进行好这第一次科举。
“你们认为照搬就行,我也没意见,不过考试流程需要改变,一县里的学子有很多,全部到县里参加考试,县城可没那么大地方可以提供。”
众人听到此话,觉得有理,鲁肃道:“大王,那就在县试之下在设一级考试,这样县试的时候,就不会有很多人。”
杨卓道:“可以,那这场考试要如何称呼,还有就是后面考中的学子也要有个称呼。”
荀彧想了一下道:“大王,县之下是村镇乡,就统一称呼为乡试,至于考中学子的称呼,乡试无称呼,县试考中称童生,郡试考中称秀才,京试考中称举人,殿试考中称进士,并且举人就能被吏部任命官职。”
杨卓觉得这样可以,向其他人问道:“各位爱卿觉得呢!”
众人觉得这样称呼可行,刚好一起说就这样称呼,可这时魏征站出来说道:“大王,其他四试中都有称呼,就乡试没有称呼,会不会有点不公平,我认为还是要有个称呼为好。”
杨卓和众大臣闻言一起看向魏征,杨卓道:“魏爱卿,那你来说给乡试学子搞个什么称呼为好。”
魏征想了一下道:“就称呼乡试学子为宝生,意为国家的宝贝。”
荀彧听到这个称呼,脱口而出的赞同道:“大王,我认为此称呼很好。”
随后其他人也赞同道:“大王,我等赞同乡试学子称呼为宝生。”
杨卓自己也觉得乡试学子称呼宝生很好,此不光可以意为国家的宝贝,也是每家的宝贝。
就说道:“好,乡试称宝生,县试称童生,郡试称秀才,京试称举人,殿试称进士,往后就这样称呼考中的学子。
称呼问题说完,现在来说一说本次和往后考试的进行时间问题。”
荀彧直接开口道:“大王,乡试就由各县的县令来决定何时进行,县试就设在每年夏收之前的一个月,郡试就每三年一次,京试和殿试则一起进行,每五年一次就好。”
“众爱卿,你们认为呢!”杨卓问道。
众人闻言想了一下自己所看的科举资料,和上面的时间是一样的,拿来用没什么不可以,就一起说道:“大王,我等赞同。”
杨卓道:“好,那往后就这样进行。
但这第一次要一次性做完,不推迟时间,所以此次商议结束。
荀彧,你发通知下去,各县接到通知的当日就组织各村镇乡开考,考中的宝生即刻参加县试,三个月后参加郡试,半年之后到番禺城参加京试和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