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佳与包仁栋决定绞杀疤洞2的决定,并不是基于其全面锁死人类科技长达50年的基本事实,而是出于其潜在的威胁与责任感。
非科学家出身的李素佳虽是太阳系环境科研局的局长,但并不参与科研方面的具体工作,相关工作有分管负责人,她只负责宏观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所以,她对疤洞2全面锁死人类科技的行为并不敏感,也不具备先知先觉的能力,包仁栋亦是如此。
真正意识到人类科技被全面锁死困局的是一些奋战在基层的科学家,但很多人并不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是泰伯星人在太阳系所构筑的黑域全面阻断了人类与外界的科技联系,继而造成科学技术全面停滞。
这部分人主要从事应用科学,李素佳所主管的太阳系环境科研局的科学家们就是典型代表。
另一部分科学家则认为人类的科技已发展到了一个足够的高度,目前处于新技术、新理论成熟的前夜,停滞不前只是表象,实质则是厚积薄发的前序累积。
最后一小部分科学家对基础学科的被全面锁死有着非常清醒且深刻的认识,这些人主要从事基础学科方面的研究,他们否认了上述两种观点。
他们高度怀疑是泰伯星人暗中使坏,利用某种人类目前尚未发现的阴招锁住了人类的基础学科,继而锁死了人类全生态科学链的发展与进步。
可惜,他们没有任何证据。
这部分科学家以张柟为代表,彼时的他身居高能物理及高分子材料研究所下辖的原子研究中心主任,是物质与反物质研究方面的专家,此外,在暗物质与反暗物质方面也造诣颇深。
50多年前,正是他用大型强子对撞机将阿尔法粒子加速到光速对暗物质进行了轰击,成功得到了一个反暗物质粒子,从而证明了反暗物质是现实存在的。
张柟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研究不仅解开了泰伯星人与暗物质人长达数千年的关系谜团,更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人类与泰伯星人二分太阳系的政治格局。
在疤洞2全面锁死人类科技的前20年里,张柟对暗物质和反暗物质的研究始终没有停下,特别是反暗物质,可越是研究,他越感到恐慌和后怕。
张柟发现,不同于暗物质,反暗物质的物理特性似乎与人类所处的三维世界格格不入,无论从哪一个物理层面定义,反暗物质都好像是一种超越三维世界物理法则的物质。
如果非要对反暗物质进行定义,那它更像一个四维世界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