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一会后,皮杜尔强作镇定地提议:“即使不考虑‘老家’的要求,铁拳也对我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于情于理我们都应该想办法救人。”
问题在于,怎么救?三人顿时犯了难,要救人,必然需要通过德国人。问题在于,整个抵抗组织中与德国人关系最密切的人正是他们要援救的目标!
“先向上校报告这件事吧。”莫尼埃给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正在罗纳河口为内地军的筹建而四处奔走的让·穆兰,很快通过抵抗组织的地下通讯网络收到了来自巴黎的消息,这个消息令他一阵头大。对于他这种一心扑在复国大业的抵抗着来说,受到责备倒在次要,薇尔莉特被捕为抵抗组织带来的危险和不便才最让他在意。
此外,让·穆兰并不相信三人对科尔布遇刺一事的推测,对英国人有着很深了解的他倾向于认为英国人在这一事件上确实是无辜的。英国情报人员的行动风格通常非常保守,从未在法国安排过刺杀行动,即使要转变方式,也没道理先拿科尔布这么个小角色开刀。此外,让·穆兰知道德内尔与军情六处的一位分管对外行动的高官关系密切,英方也没有动机给战斗法国高级将领的家属制造麻烦。
那么这事是谁干的?
在国内的让·穆兰并不那么容易找到答案,但在海外,刺杀事件的始作俑者已经洋洋得意地将自己的“战果”大肆宣扬了。
这事是那支名为“战斗”的抵抗组织的手笔,该组织因战斗法国的“吝啬”彻底倒向美国后,从美国的战略情报局那里拿到了大量的经费。为了向美国佬说明这笔钱花得值,他们决定搞个大动作——刺杀一个德军军官。
英国和战斗法国由于担忧德军的残酷报复,并不鼓励抵抗组织与德军正面对抗,因此对德军杀伤有限。尽管法共经常无视戴高乐的建议,坚持搞武装斗争,但他们主要活动在乡下和郊区,几乎见不到上尉以上的德国军官。
因此战斗组织如果能干掉一个校官,必然能在诸多法国抵抗组织中狠狠地露一次脸。
出于博人眼球而非打击德寇的目的,战斗组织选定目标的唯一标准就变成了成功率高。于是乎,边缘化又爱到处跑的科尔布就成了战斗组织的理想目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战斗组织的突击队先是在科尔布家门口的箱子里安装好炸弹和汽油弹,然后又布置了两个装备红宝石手枪的刺客补刀。他们成功了,却也害惨了中央情报行动局、法共、法国地下社会党和军情六处等一大波情报机构和抵抗组织,十几个情报人员蒙受池鱼之殃,在发了疯的德国秘密警察和党卫队的扫荡中落网。
“战斗”组织的恶名顿时从拉芒什海峡到科西嘉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倒是美国佬的战略情报局一开始还兴冲冲地安排报纸为战斗组织做了宣传,但当他们搞清楚这个科尔布到底是何方神圣,以及这次刺杀究竟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之后,简直尴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军情六处的菲茨伯爵发的牢骚最具代表性:“这帮蠢材把我们在巴黎的情报网搅了个天翻地覆!”
…………
“您今天感觉如何,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