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个月的时间便过去了,距离楚王宣布在越地举荐道德仁孝贤良已经有一个月了。
楚王宣布之初,越地百姓还议论了一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半个月后,普通的百姓已经不再议论这事了。
因为他们知道,这事都是越地贵族们的事,楚王的赏赐,无论如何也赏不到他们头上。
此刻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还是田产的问题。
尤其是耕种那些被灭族被流放贵族家田地的农户,更是忧心忡忡。
家住在苦竹城外溪水之畔的李仲便是其中之一,原本他家世代是越国李氏的族属,平时为李氏耕种族田,战时做为李氏的族兵作战。就比如他的父亲曾多次参加楚越两国在淮南的拉锯战,然后不幸战死了。而他的兄长,则是在齐越两国的战事中不幸战死了。
他之所以叫李仲,倒不是因为他姓李,而是因为此前曾参加过齐越两国的战事,为了辨别他所属的军队,为了让军队溃败后能快速找到将军,于是原本叫仲的他,就改成李仲。
因为齐越两国的战争,越国一直占据上风,没有出现大溃败,所以他运气好,一直相安无事。
再后来,楚国灭越一战,他侥幸没有参加,再次侥幸平安无事。
那一次倒不是李氏开恩,没有征调他去打战,实在是因为穷,穷的揭不开锅,打不起战了,所以才没去。
他父亲的兄弟早就死了,他父亲也死的早,只留下他们兄弟二人。当初他兄长去打战的时候,他因为年纪尚小,故而留在家中与母亲一起耕种田地,勉强维持生计,并为打仗的兄长提供后援。
等他兄长战死后,他去打战的时候,就只剩下他母亲一个人在家劳作,维持生计。
不幸的是,那段时间越国几乎每年都跟齐国打战,他每年出征在外,他母亲独自一人耕种,却要保证两个人的口粮,还得准备战备物资。所以三年下来,他母亲就累瘫了一条腿,无法下地干活。
幸得左邻右舍接济,再加上李氏救济,他母亲才坚持到他活着回来。
再然后,李氏见他家中就剩下他一个,如果他去打战,李氏不仅要要养活他这个壮丁,还得奉养他老母。于是,李氏干脆就让他留在家中安心耕种,准备等他娶妻生子后,再让他上战场,就跟他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