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三人的高考成绩,他考的最差,他是最不想复读的那个人。
何况,另外两个人都不上了,他跟着也不想再去复读。
但他的老母,却用棍棒连轰带打,把陈三赶去了学校,最后还放话道:“你必须好好给我复读,什么时候考上大学为止,若敢不从,我就打断你的狗腿!”
当时,有很多村民纷纷劝说陈母:“你儿子不是读书的料,你打死他也没用啊,何苦非要这样去逼迫孩子呢?”
大伯在一旁也附和道:“是啊,我家兴意没考上就没考上吧,不是我没有给他机会,是他没有那个上大学的命!就只能跟我种田!”
一时间,村里似乎形成了一种共识: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种田也能吃饭。
在这种氛围下,其他两家的小孩也毫无悬念都下了学,开始跟着家人到田间地头去劳作,起早贪黑,风吹日晒。
刚开始的时候,陈三看着他们下田种地、下河抓鱼摸虾,心中也充满了羡慕。
他觉得这样的生活,似乎也很不错,于是心思便没有完全放到学习上。
有一段时间,陈三自暴自弃,又萌生了放弃复读的念头。
每当他向陈母流露出这样的想法时,迎来的却是母亲那无情的柳枝条,一次次地抽打在他的身上,疼痛钻心。
“你身体瘦弱,做不了体力活,不读书你还能做什么?犁田耕地你能行吗?你就甘心一辈子困在这个贫穷的山沟里吗?你只有读书这一条路可走!”
陈母正言厉色,一次次堵住陈三的后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三和陈母成了全村人嘲笑和讽刺的对象。
村民们议论纷纷,认为陈三不是读书的料,再复读也是白费力气。
慢慢地,也不知道从何时起,村子里少了陈三溜出来偷玩的身影。
转眼三年过去,陈三第一次复考落榜,第二次依然落榜。
终于,在复考的第三年,考上大学,之后的陈三,仿佛突然开了窍似的,他一路顺畅地读到了研究生。
全村哗然,再次引起了轰动。
曾经那些对陈三和陈母,冷嘲热讽的村民们,如今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他们每次见到陈母,都热情地凑上前来,夸赞陈母教子有方,言语中充满了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