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百姓们,虽然不是很懂但感觉好厉害的样子,正在修建鱼嘴的工人看着自己手里的编织的竹笼里面还放满了石头。这东西这么厉害的吗?怪不得人家是郡守,我是劳工,原来是差在脑子上啊!
各朝各代修理河道的官员看着自己不知道研究了多少遍的都江堰,再次感慨李冰父子和他手下工匠们果然是神人,能将地势运用的淋漓尽致。
“都江堰还设了第二道保险,若是洪水过大,即便是四成水量也很大怎么办。
人们在宝瓶口前又设了一座矮堰,它只比内江的河床高出两米多,要是内江的水太多了,江水便会没过它,自动排到外江,进行二次分水。
若是洪水特别大,直接冲毁矮堰那么都江堰的排洪效果就会达到最大,这座矮堰就叫“飞沙堰”。
在河水里不只有水还有沙,在治水时这两方面都需要考虑。这水是治理好了,那沙呢?
面对这个问题李冰选择了借用水势。(弯道循环原理)
所有河流在拐弯的地方在岸线凸出的一侧会形成比较明显的浅滩,凹进去的那边却很少有泥沙堆积。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水在转弯的时候,水流在表层冲向凹岸,又在底层流向凸岸,形成了一个循环,将河流凹岸的泥土不断带往凸岸。
于是都江堰的选址恰好位于岷江拐弯的地方,并且外江一侧正好靠近凸岸,这样在鱼嘴分水的时候,百分之八十的泥沙都将借由河道本身的弧度直接进入外江,内江只留百分之二十的泥沙,这个就是都江堰的二八分沙。
内江则因为崖壁的特殊位置和形状让水流在宝瓶口前形成回流,从而让泥沙再一次利用水流翻过飞沙堰堰顶进入外江。
为了保证都江堰的顺利运行,从汉朝起都江堰就建立了严格的岁修制度,每年冬季枯水季节,人们就会在渠首用特有的方法筑成临时围堰,把内江水拦入外江,并对河道进行淘滩及河堤维修。
甚至有传闻说李冰曾制作过石犀,埋在内江之中,作为每年治理时掏挖泥沙的标准。并留下六字要诀“深淘滩,低作堰。”而这六个字,则刻在二王庙的石壁上。
等到春耕需要水灌溉的时候,便会在渠首举行隆重的仪式,拆除围堰,放水进入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