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是炼阳归真的意思,‘还’是养阴合道之理。”
“放到丹术中,便是以火反复淬炼七次,逼出其阳刚之性,再以水滋养丹胚九次,融其阴柔之精。”
“如此阴阳相济、水火既济,才算走完金丹初成的关键一步。”
说到这,村长顿了顿,似是在看我的反应,感觉像是怕我听不懂。
但见我听得专注,他这才接着道。
“其实炼丹和人自身本是一个道理,人的身体就像炼丹用的炉子,体内的炁、水分与津液便是待炼的丹,练气以化形,本质上和丹道同源。”
“之所以两侧石阶一侧七百,一侧九百,取这两数,一来确有暗合‘七’‘九’之数的意思,其目的也是想让族人‘体悟心发’。”
“毕竟身体力行,他们每天走在这石阶上,或多或少心里总要发些感悟出来,对参透丹道也有好处。”
“二来这上山下山的过程也似其道,上山身累发热,如淬火,下山汗发而清凉,如水滋,走完这‘七返九还’,不也等同于是将自身丹道淬炼了一遍!”
言罢,村长拍了拍我的肩,扶着他的小媳妇沿阶而下了。
而我,则是站在原地若有所思,目光落在脚下层层叠叠的石阶上,不自觉开始细品起上山时与下山的不同。
山风吹过,卷着松涛掠过耳畔,带着夜露的清冽,却压不住体内尚未散尽的余热。
那是方才攀阶而上时,被两侧的火把与疲累烘托出来的。
彼时火光裹着热气扑在脸上,每抬一级腿,喉间便添一分燥意
一呼一吸的喘息间,只觉胸腔里的那口炁被反复蒸腾,像堵在胸口的棉絮,可随着越往上走,竟慢慢顺畅起来,细细回想,倒真如村长所说,像是胸口被架了团温火,每一步都是淬炼。
反观此刻下山,没有了两排固定的火把,山风裹着夜露吹在沁了微汗的衣襟上,竟让方才的燥热一点点沉了下去,使人也跟着变得很静。
脚步放轻时,能听见众人鞋底蹭过石阶的细碎声,待凉意漫过四肢百骸,倒真应了村长说的“水滋丹胚”,将方才被淬炼躁动的内炁轻轻裹住、慢慢揉匀,连心跳都跟着沉了下来。
直到下到山地,脚掌落在平地上,走完这九百长阶的那一刻,我心中忽然像被风吹散了雾,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