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湿、暑、燥、火?”
“不对,老孙,你说的那是中医里的。”摇了摇头,兰老爷子侧眼看向我,扬了扬下巴。
“易玄娃娃,你知道吗?”
“朝霞、正阳、飞泉、沆瀣、天玄、地黄?”我试探着,有些不确定地答道。
“嗯,没错。”
满意的点了点头,兰老爷子正欲开口,却被一旁眉头紧锁的孙教授出声打断。
“兰老,您俩刚才说的那些,具体都是指啥啊?怎么我听其中的几样,有些迷糊呢?”
“这有啥迷糊的!”手放在嘴边清了清嗓子,兰老爷子耐心解释道。
“朝霞,指的是东方日出时的那一抹赤黄气;正阳,为南方中午时分的日中气;飞泉,是西方日落后的赤黄气;沆瀣,则是北方的夜半之气。”
“至于,天玄和地黄,则分别是上方天空深邃的夜幕之气,下方大地丰饶的厚土之气。”
“正所谓,春食朝霞之赤,夏纳正阳之光,秋餐飞泉暮霭,冬饮沆瀣寒浆,上吞天玄浩气,下采地黄灵芳,吞得六气入魄,自此与道同漳。”
兰老爷子一边说着,一边像我们小时候背诵古诗那样,摇头晃脑的,仿佛完全沉浸在其意境之中。
待他念罢,孙教授眼中的兴奋已然按捺不住,激动地赶忙出声询问:“兰老,那斩三尸呢?三尸又是什么?”
“三尸,又称三尸神,也叫三尸虫,分别居于人体的上中下三处。”
“张君房的《云笈七签》中有载:‘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伐人上分,令人眼暗发落,口臭面皱齿落。’”
“‘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伐人五藏,少气多忘,令人好作恶事,噉食物命,或作梦寐倒乱。’”
“‘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令人下关骚扰,五情涌动,淫邪不能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