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云城狼烟 82、烈焰燎原

在卢浦的向导下,大家出了百里堡后,立马下了官道,往东北而去。不过一刻钟,远远就能看到卢浦的家卢庄了。

卢庄坐落在一个小山塬上,是个有五、六十户人家的中等村庄,被一片绿中泛黄的麦地所环抱,四处洋溢着小麦浓郁的香气。家家户户炊烟袅绕,稚童哭笑声和牛羊鸡犬声奏成乡村美妙的晨曲。

苏澜骑在马上,打量着周围,问道:“卢秀才,你们卢庄的土地跟别处略微不同,有黄土,也有黑土。”

“公子好眼力。”卢浦骑在一匹温驯的小母马上,恭敬地回答。

苏澜猜测,这里应该是火山群的边缘,除了黄土,还有火山灰,富含多种矿物质,非常肥沃。

“你们冬小麦收了后,还会种什么庄稼?” 海棠书屋

卢浦笑道:“回公子,我们会种大豆。”

苏澜笑了:“我看,今年可以变一变,你们可以种植土豆、红薯、玉米!”

卢浦马上勒住了缰绳:“公子,您说的是举世闻名的土豆、红薯、玉米吗?”

“是的。”苏澜会心地一笑。到底是读书人,知道天下大事!

“哎呀,那些可都是高产庄稼啊!听说土豆、红薯、玉米丰收,可以养活大成一半人口!”卢浦问道,“我们也能种吗?”

苏澜点头道:“当然。不过,种子不多,我们会选择几个地方做试验,今年不能大面积种植。”

“我家。选我家吧!”卢浦急道,“土豆、红薯、玉米,我家都种!”

苏澜笑了:“好。不过,你爹娘会答应吗?”农民恪守传统,尤其事关一年的收成。当初在殿州推广时,也是遇到很大的阻力。

“我会说服我爹娘的!”卢浦算是看准了,跟着这位公子,一定会有大造化!

苏澜脑海里闪过望狐口和沙窝之间的岔道口村,沙窝附近的李家庄,想到了这两个村的里正柴乐和李栓柱。

加上卢庄,这就是三个很好的试验基地!

而且,那几瓮子正在育种的土豆也会大显身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澜高兴地一挥马鞭,纵马上前。

他们没有上塬去卢庄,而是贴着塬壁继续向东北前进。

打前站的高大郎派人来报告,马上就要翻越黑石山了。

不久,一座黑黢黢的挺拔的高山出现在眼前。只见石林耸立,巉岩峥嵘,石塬密布,沟壑纵横,山石如黛,坚硬如铁;岩石间的缝隙里,扎根着铜骨铁枝般的傲松倔柏;路边还有疯长的茅草高过人头。有的地方,黛色石头和赭红色石头好像三明治一般相互交错,层层叠叠直达山顶,又像波浪一般向周围延展、起伏。

苏澜和卞雍、吉贵下了马。他们展开几张图纸,围着一个奇形怪状的铁器。那铁器发出“哔哔”的响声,上面还跳跃着一些奇怪的符号。

他们笑容满面地在那图纸上标上了奇怪的符号。还问了卢浦,那个让镰刀、锄头落地的地方在哪里,并一一标注上去。

看着上面的数字,苏澜断定,这是一个富铁矿,同时还伴生着金、银、铜等有色金属,还有煤、石灰石,还是一个浅层矿藏。无疑,这里是火山群边缘,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矿山!

苏澜和卞雍、吉贵收拾好东西,欣喜地重上马背,继续前进。

正如卢浦所说,山路虽然崎岖,但是大部分都可以骑马慢行通过;也有狭窄、险峻之处需要下马握缰步行。

太阳逐渐升高,黑石山也渐渐升高。终于,他们爬了山头。接下去就是下坡路,要下山了。

卢浦牵马过来,指着北面山下道:“公子请看,那里就是桑干河,也是火山群。”

苏澜赶紧拿出望远镜,极目北眺。只见西低东高、状如盆地的荒原上,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泛着银光,在远处袅娜多姿、弯弯曲曲;河流周遭,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星星点点地散布着许多山头。奇怪的是,这些山头不像别的山脉那样彼此相连,绵延无绝,而是孤零零地,好比泥丸一般散落在桑干河河谷、平原、丘陵上,它们拔地而起,气势雄伟,形态各异,壮丽秀美,灵气十足。

昨晚,朱孩儿走后,苏澜特地到空间查找了一些前世关于大同火山群的资料。

大同火山群与海南石山火山群、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群、吉林长白山火山群、云南腾冲火山群并称中国五大火山群。该火山群是一个庞大的死火山群落,属于第四纪(约三百万年前)地壳运动的典型遗存。该火山群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内容最为丰富的板内裂谷系火山群,是世界上唯一发育在黄土高原上的火山群,拥有三十余座形态完整、漂亮的火山锥,被誉为“东亚大陆稀有的自然遗产”和“火山地质博物馆”。

苏澜举着望远镜,看了半天火山风景,可把高信、乔桃儿给馋坏了。看他们急不可耐的样子,苏澜笑着将望远镜递给高信。杀四还教他们如何使用。

“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