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安国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不紧不慢地说道:“袁尚可是袁绍最为钟爱的儿子啊,袁绍一直都想将他立为继承人。如果王爷就这样把袁尚射死了,那袁绍肯定会跟咱们拼命的。”
项羽听了,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说道:“袁绍不过是个丧家之犬罢了,有什么好怕的?咱们何必如此畏首畏尾!”
韩安国连忙解释道:“王爷,您可别小瞧了袁绍。他虽然现在势力大不如前,但袁家在冀州的根基深厚,门生故吏众多。袁尚这样的草包要是死在咱们手中,反倒会让袁家的那些子弟们同仇敌忾,对咱们群起而攻之啊。倒不如留他一命,让他成为袁家的一根搅屎棍,这样对咱们反而更有利。”
项羽听了韩安国的这番话,觉得有些道理,他稍稍思考了一下,然后缓缓放下手中的弓箭,下令道:“好,就依你所言,放那袁尚一条生路吧。”
袁绍得知自己的左军有三百人陷入重围,顿时吓得脸色惨白,浑身发抖。
司马懿收到消息之后,脸色变得十分凝重,他深知情况紧急,刻不容缓,于是立即率领亲信卫队,快马加鞭地赶往左军大营。
一到左军大营,司马懿便迫不及待地询问起具体的战况。然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袁尚为了逃避责罚,竟然故意夸大了明军的实力,将原本就严峻的局势描绘得更加恐怖。
司马懿听完袁尚的汇报后,心中不禁暗暗叫苦,但事已至此,他也别无他法,只得当机立断,命令邓艾和钟会率领精锐部队前去救援。
邓艾和钟会领命后,迅速整军出发。他们身先士卒,奋勇杀敌,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终于成功地撕开了一个缺口,接应了近百名左军将士突围而出。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扩大战果时,项羽亲自率领大军赶到,堵住了这个缺口。项羽眼见司马懿的大军就在眼前,顿时心生一计,打算将其包围起来,一举歼灭。
邓艾和钟会见状,深知形势危急,若强行接战,恐怕难以全身而退。于是,他们果断地决定放弃进攻,率领残军迅速撤回军师府。
韩安国见邓艾和钟会败退,便趁机高声喊话,劝降那些负隅顽抗的左军将士。左军将士们本就被明军的强大攻势吓破了胆,如今又见援军败退,终于丧失了抵抗的决心,纷纷放下武器,投降做了俘虏。
项羽见此情形,心中虽然有些不悦,但也知道此时不宜恋战,于是命令龙且带人将这一百五十名俘虏押送回大营,并顺带领取了补充物资,然后马不停蹄地返回前线。
司马懿得知项羽如此厉害,心中不禁对其忌惮三分。他深知正面交锋难以取胜,于是便改变策略,命令大军轮番上阵,采取持久战的方式,不断消耗明军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