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迈着稳健的步伐,手捧着厚厚的卷宗,走进了秦子玉的宫殿。他恭敬地向秦子玉行了个礼,然后将卷宗呈上,详细地汇报了案情的最新进展。
秦子玉接过卷宗,仔细翻阅着郭驰交代的内容,眉头微皱。待他看完后,立刻唤来侍从,让他们去请卫欢前来。
不一会儿,卫欢匆匆赶来,见到秦子玉后,行礼道:“夫君,您找我有何事?”
秦子玉将郭驰提供的名单递给卫欢,沉声道:“这是郭驰提供的名单,你与贾似露商议一下,便可安排抓人了。”
卫欢接过名单,看了一眼,心中已有了计较,她应道:“是,主公。”说完,便转身离去。
待卫欢离开后,秦子玉突然感到心中一阵悸动,仿佛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般。他眉头紧蹙,心中有些不安。
秦子玉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唤来侍从,让他们去请诸葛亮前来。
诸葛亮匆匆赶到,见到秦子玉后,拱手问道:“主公,您如此匆忙地召见我,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秦子玉将郭驰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诸葛亮,然后疑惑地问道:“丞相,大明皇朝拥有千亿人口,国势蒸蒸日上。陈仓郭氏传承久远,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背叛永安宫呢?”
诸葛亮听完,沉思片刻,然后缓缓说道:“主公,依我之见,正常情况下,陈仓郭氏确实没有胆量窝藏蔡、糜两家的余孽。除非……”
秦子玉眼睛一亮,接口道:“除非对方给出了郭氏无法拒绝的筹码,而且这个筹码还不能通过巧取豪夺的方式得到?”
诸葛亮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
“丞相可知蔡、糜两家的筹码究竟是什么呢?”秦子玉一脸凝重地问道。
诸葛亮眉头微皱,沉思了许久,然而脑海中依旧毫无头绪,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得向秦子玉请罪道:“主公恕罪,臣愚钝,至今也未能想出蔡、糜两家的筹码究竟是什么。不过,依臣之见,不如将贤妃娘娘请来,或许她能知晓其中缘由。”
秦子玉略作思考,觉得诸葛亮所言不无道理,便点头应道:“丞相所言甚是,我这就派人去武宫传旨,宣贤妃娘娘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