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玉决定不再理睬贾货,他果断地吩咐手下将贾货扔到苍松县城外。然而,王猛却有些担忧地提醒道:“主公,贾家可是红木镇的名门望族啊,如果贾货在外面乱说一通,那我们的名声可就毁了。”
秦子玉听后,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民心的争夺其实很简单。景略,你去把这次战斗的战利品拿出两成来,分发给那些孤寡老人和幼儿。”
王猛恍然大悟,不禁对秦子玉的智谋赞叹不已,他笑着说道:“主公英明啊!这样一来,那些得到好处的老人和孩子们,肯定会自发地为梁军说话,替我们辩解的。”
说干就干,王猛的执行力非常强,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成功地让将近百万的老人和孩子受益。这些人得到了实际的好处,自然对梁军充满了感激之情。
而贾货呢?他原本还指望着靠自己出色的演技能骗过一些人,但可惜的是,他还没来得及为自己的小伎俩沾沾自喜,就被那无处不在的老幼大军给淹没了。
贾货的悲惨遭遇,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缓冲区大小世家的心头,让他们如梦初醒。
一直以来,这些世家都奉行着所谓的中立计划,以为这样就可以在各方势力之间游刃有余,左右逢源。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一个惨痛的教训,这个曾经被视为万无一失的策略,竟然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夺命的催命符。
绿竹镇的汪家,作为缓冲区的世家之一,也同样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家主汪伦心急如焚,立刻召集族老们前来商议,共同探讨家族未来的出路。
在会议上,众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有人主张继续保持中立,认为这样可以避免卷入战争的旋涡,同时还能在各方之间获取利益。然而,汪伦却对这种观点嗤之以鼻。
他冷笑一声,说道:“你们难道没有看到贾货的下场吗?他本想通过中立来谋取财富,结果却落得个身败名裂、受尽屈辱的下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汪伦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那些想要继续骑墙的族老们的热情。他们面面相觑,心中都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见此情形,汪伦趁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倒向梁国。他认为,如今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朗,马超虽然是汉人苗裔,但他与羌人勾结,背叛了自己的民族,这种行为注定会失败,而且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然而,对于汪伦的提议,众族老们却并不买账。他们觉得这样一来,汪家就会彻底得罪其他势力,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因此,他们决定继续僵持下去,观察局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