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归来,刘谌赫然发现自己的父皇刘禅头上竟然生出了华发。
建兴二十九年,算上没改元的第一年,刘禅已经做了三十年的皇帝。
当年,他为自己定下了十年战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开太平的宏愿。
时至今日,他的臣民都认为皇帝陛下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实际上,刘禅此时才四十九岁,明显是能再操持上十几二十年的。
但是,他累了,当皇帝是很累的,他要远比历史上那个享乐的家伙勤政百倍有余。
虽然有在健身,但是高压状态的生活也在透支他的精力和体力,更重要的是心累。
而且,太子刘谌已经三十二岁,他已经通过了刘禅给他设置的这些考验。
是时候禅让了,刘禅并不是贪恋权利的人。
历史上的教训有很多,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
他们毫无疑问都是千古一帝,但是他们的政权交接方面,做得可都不怎么优秀。
而且,现在把太子扶上来,他还能从旁帮衬。
以后甚至可以成为定制,让后世的皇帝学着他和老刘,年龄大老了就退休,省的做糊涂事。
然而,当刘禅拉着太子夜话此事的时候,刘谌却是很不自信。
此次出征,让他深刻的认识到战争不是他想象的那样。
他曾经热血儿郎们一样幻想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现在一看,虽然有,但很少。
更多的是各种枯燥繁琐的数据,敌人多少人马,自己多少人马,行进多少路程,消耗多少粮食,后勤多久送到……
人吃马嚼、安营扎寨,分析敌情……等等耗费了九成九的时间和精力。
至于双方排开阵势,拿起武器正面开战的场景。
那都是一切都准备就绪后的临门一脚,或者一方被逼上绝路的拼死一搏。
刘谌觉得自己学到的越多,就越知道有更多的东西还没学到。
面对刘禅的禅让之语,他面色凝重,沉凝片刻后,缓声问道:
“父亲真认为孩儿已然具备登基为帝之能?时机是否已然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