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地下工程

而原首都则逐渐转型为文化中心,继续承载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刘方将招贤馆的人员召集在一起,他神色严肃地发表了一番讲话:“如今,蒙古与东北亚已经回归,然而,由于那里的环境异常恶劣,许多人对此地心生畏惧,不愿前往。因此,你们现在肩负重任,要集思广益,思考如何有效开发这片土地。任何提出切实可行方案的人,都将获得奖励。好了,大家先各自去忙吧。”

随后,刘方回到了柳叶儿的办公室,只见李庚、林佳、杨玉贞和冯桂花已经等候在那里。柳叶儿见人到齐,便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们现在来探讨一下关于蒙古与东北亚的开发问题。请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李庚率先发言,他谦逊地表示:“我先来谈谈我的个人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亚洲北方地区属于高寒地带,气候严寒,这也是许多人不愿意前往定居的主要原因。然而,气候因素固然难以改变,但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如今,华夏国地下建筑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和普遍。因此,我认为在蒙古地区大力发展地下建筑是一个可行的方案。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寒冷问题,吸引更多人前往定居和开发。”

柳叶儿轻轻地点了点头,认同地说道:“这确实是一个可行的办法。”杨玉贞接着阐述自己的想法:“我考虑的是,可以将所有的监狱迁移到东北亚地区,让他们在那里进行劳动改造。”柳叶儿听后,摇了摇头,笑着回应:“其实不必那么麻烦,如果真的需要迁移,那不如直接迁到遥远的水星上,这样更能彻底杜绝他们逃跑的可能性。”

冯桂花听后,沉思片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蒙古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如果不加以利用,实在是有些可惜。虽然那里的环境较为恶劣,不适宜大规模居住,但我们可以考虑将那里建设成大规模的工业基地,专门生产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品。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充分利用那里的土地资源,又不用担心技术泄密的问题,只需远程操控即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柳叶儿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她赞同道:“这个主意真不错,我完全赞同。我还想提议,我们可以把造船厂也搬迁到蒙古去,让配件生产在蒙古进行,而组装工作则放在马佳丹进行。这样一来,既能发挥各地的优势,又能提高生产效率。”

柳叶儿转向林佳,温和地询问道:“你对此有何看法呢?”林佳则转头对刘方说:“说说你的想法吧。”刘方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表达了他的观点:“我的构想是将全球的工业重心转移至东北亚地区。”杨玉贞听后,立刻提出了质疑:“这不太可能实现,其他国家不会轻易同意的,这反而会加剧国际矛盾。”

刘方解释道:“我并没有打算强迫任何人,而是想将我们现有的工业产能进行合理分配。比如,机械类产业可以集中在东北亚地区,生物化学类则可以放在蒙古,而高级技术产业则可以布局在火星。至于机器人生产,我们可以先收回控制权。外国企业方面,我们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将其折算成股份,如果他们不愿意加入我们这个体系,那也没关系。我们的目标是用我们的先进产品来逐渐占据市场,最终让他们无法与我们竞争。”

林佳听后,不由得笑了起来:“你这招釜底抽薪可真是够狠够毒的,没想到平时老实巴交的你,狠起来竟然这么可怕。”刘方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微泛红,解释道:“其实这只是我在冯经理的想法基础上做了一些加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