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给厉夏带来的一连串惊喜,让他都有点感觉不真实。
其实认真想想,能够有这么多突破,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稷下学宫已经开设有几个年头了,也吸引来了不少的百家人才。再加上厉夏的支持和投入,有成果是必然的。
只不过这个成果,在这个时候爆发了出来罢了,这可能就是厚积薄发吧。
就算没有印刷术和音韵谱之类的进步,很可能也有其他方面的进步,成就是肯定的,什么成就就看惊喜了。
有点像是开盲盒,来到了印刷术之类的。
相比较这前两个,其他百家的成就,大多都在文章方面,也是出谋划策了不少,也有不少好点子,但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前两个这么惊艳。
由于大牢饿死人,以及导致罪犯太多等问题,法家也修改了部分法典,或者说比以前更加完善了。
一些轻的罪名,现在不进牢房了,改成了口头教育。
罪名从低到高,分别是斥,罚,刑,劳,死,诛六个等级。
斥就是斥责,小事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口头教育并且让其改正,以前的法典太严苛了,再加上普及力度不够,你可能不知不觉就犯罪了。
口头教育让人明白这么做不对,以后不要再犯了。
如果接二连三不改,就罪加一等变成了罚。
罚就是罚款,比斥责严厉一点,对于底层的民众来说,罚足以起到警示作用了,也不会坐牢,不会增加国家的负担,也不会增加民众家庭的负担。
再接着就是刑了,这是皮肉惩罚了。
例如杖责,鞭责,直接掌嘴等等。
惩罚完就结束了,同样不会坐牢,但是估计会伤的不轻。
这些事因为罚如果不能起到警示,那么皮肉之苦总应该可以了吧。同样属于警示的处罚。
这还不改的话,那就是劳了。
这个劳就是劳动,也是坐牢的意思。
以前犯人需要家人送饭,没人送饭的只能喝刷锅水或者饿死,现在都改成了国家给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