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另外两名刺客的审问,也很快结束了。
两人也没有隐瞒,他们就是隐家的弟子,刺杀厉夏并不是有人指使,而是为了名而来的。
厉夏身为人王,却做出杀王的事情,惹得天下沸腾。
隐家人认为,这是为民除害。
他们这么轻巧的交代,因为他们就算是刺杀成功,也会公布出去的,毕竟是为了名声,不公布出去,如何增长名望。
厉夏没有得罪隐家,却成了隐家刷名望的工具。
因为答应过阿珂,厉夏并没有直接处死二人,而是把二人关了起来,等回去之后再处理。
闲聊的时候,厉夏难免的谈到了荀夫子实力上面。
“没有想到,荀夫子竟然还是一名武人。”
“大王谬赞了,其实在下并不是武人,刚才使用的只是一种能力,名叫君子剑。
君子剑并不是武人的内力发劲,而是君子的名气发力,消耗的是名气并不是内力。”
荀野解释道。
“大王不要以为在下是读书人,就觉得在下手无缚鸡之力了。
在下承认,不少读书人确实不适合战斗,但是我儒家可不包括在内,儒家讲究的君子之道,其中就有剑。
而且儒家的至圣先师,本身也是一个高手,这君子剑就是至圣先师发明出来的。”
厉夏承认自己狭隘了,或者说对读书人有刻板印象,但是从荀野的事情之后,他对读书人又有了新的认识。
并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去哪了,大部分比较弱的夫子,其实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用来研究学问了,自然没有时间去习武。
不是他们不想,实在是人的精力有限。
而君子剑并不是习武之人的,毕竟不用内力,只依靠名气来发挥,所以比较适合读书人的方式。
读书习剑两不误。
身体素质可能依旧比不上武人,但是剑术不一定比不上。
“孤刚才观察过荀夫子的君子剑,显然是走的柔之路线,这一点倒是和乐家的剑舞有点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