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品厂,大办公室。
邓远新一脸阴鸷地拽开了凳子,坐在了邓光的对面。
“叔,本来打算来咱厂里订货的那两人,看到外面的横幅,转身就走了。”
邓远新说完,端起桌上的大茶缸,“顿顿顿”地就连灌了好几大口。
“嗯!”邓光鼻腔发声,算是回应。
“叔,今天可是第二天了!”
“再让他们这样整下去,咱厂里不用做生意了啊!”
邓远新放下茶缸,恶狠狠地说道:“治保那边不愿意帮忙,咱不能也不动啊!”
“要我说,他们总共就几个人,我直接给他们全收拾得了!”
邓光一听到侄子白痴一样的发言,越发恼怒。
他棱着眼看着邓远新道:“你一天到晚,要收拾这个,收拾那个,你打得过谁啊?”
“对面那几个人,一看就是在江湖上跑的,肯定不白给!”
“你要是动了人家,却没整出结果,这不是相当于把屎拉裤兜里了吗?”
事实上,邓光的心情,比邓远新也好不到哪儿去。
其实早在昨天离开治保亭,邓光就已经联系了自己最大的关系。
说白了,邓光的光远工艺品厂之所以能够开门营业,并且还算生意兴隆,主要就靠两人!
第一个,那就是邓光的父亲。
邓光的父亲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老木匠。
正是靠着自己父亲积攒下来的名声,颇为经济头脑的邓光,才经营了这家工艺品厂。
而另一个人,就是父亲的一位忘年交,市艺术协会的理事,陈平勇。
陈平勇家住大坪镇,家里条件不错。
再加上,父母亲都在万圆县的机关工作。
所以相比于农村里的孩子,陈平勇的选择也更多。
此人独爱木雕,很早的时候,就去找过邓父拜师学艺。
他虽然没能被邓父收为弟子,但却与邓父成为了忘年交。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平勇也靠着父母的关系,再加上自己的钻研,成为了市艺术协会的一员。
而邓光的各方关系,大部分都是通过陈平勇,帮忙牵线搭桥建立起来的。
当然,随着光远工艺品厂走上正轨后,邓光自然也给予了陈平勇,一定的经济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