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靠松江府自己解决钱粮和工人,这样的做法,着实令无数官吏觉得常二郎是有病。
毕竟他这么做,等于是将自己摆放在了最不利的位置上,修好了,他有功劳,但是天下人都会觉得是老朱有识人之明,知人善用。
倘若修不成功,出了什么问题,那么无数的弹劾,肯定不会弹劾老朱,而是会弹劾他常二郎狂妄行事。
不管怎么说,不看好常二郎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官吏,乃至京师百姓,占到了大多数。
不过,倒也有一拨人,虽然不看好常二郎真的能够解决太湖水患,却又期盼着他能够成功。
而这拨人,自然是跟常二郎关系很铁的狐朋狗友,毕竟他们各家各户皆有产业在那上海县。
而且现如今,自家的产业,也都在规模发展方面到达了一个瓶颈期。
现在常二郎就在京师的议论纷纷的时候,却亲自来信,告诉列位狐朋狗友。
各家的产业,想要扩张产业规模,最好现在就赶紧去报备,不然,等到后期,好地盘都让别人给抢走了,你们这帮子纨绔子弟莫怨兄弟没有提前提醒。
“诸位诸位,尔等都有什么想法,赶紧说说……”
此刻,作为常老二的铁哥们的李景隆,也算是常二郎在京师的代言人,目光扫过一干勋贵家的子侄们。
这帮子家伙都算得上是各家各户的代表,他们的家中也都在上海县那边有产业。
而且都是跟随着常二郎在上海县那边大发横财,一个二个现如今都显得甚是财大气粗。
“老李,此事会不会太急了,我家的工厂这段时间,流动资金大部份都已经送往那西北边陲去采购原材料去了。”
“就算是这会子想要掺上一脚,也没那么多钱。”
说话的这位,他家的工厂正是搞纺织业的,现如今西北之地的棉花种植规模越来越大。
而每年,光是从西北到上海的商路,都不知道有多少车船在运输棉花以及布匹。
当然也还有不少的其他货物。毕竟西北除了棉花之外,还有大量的各种特色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