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藤太郎握着明刀,耳边传来了胜利的欢呼声。
可目光所及,遍地的尸体,那些伤兵张着嘴,武藤太郎需要仔细去听,才能听到他们不是胜利的欢呼,而是在吃痛呻吟。
往城内看去,士兵挥舞着倭刀,追杀着那些朝北城门逃跑的人。
北门守军见势不妙,立刻就开城逃跑。
肥前国军也没有追多远,打下粕屋郡后,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没有做。
很快,一个个士兵冲入了各式房屋之中,翻箱倒柜,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奖赏。
从士兵变成强盗,转变仅仅是一瞬间,欢呼声传入武藤太郎的耳中,犹然变成了恶鬼的嚎叫。
开战时躲在屋中的倭民,就跟将头埋在沙地里的鸵鸟一样,以为只要躲在房子里就能安全。
攻城士兵经历过苦战,情绪需要发泄,欲望需要被满足,因而,将领们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派兵围住城主府,作为将领以后待的地方,可不能被乱兵给糟蹋了。
武藤太郎在一众将领的拱卫下来到城主府,里面成批跪着尚且存活的人,这些人多是文员,俗称佑笔。
跪在最前头的人,双手捧着总大将的画押,高举在头顶。
踏入城主府后,外边的吵闹声也小了许多。
拿下粕屋郡之后,与御笠郡互为犄角,肥前军便控制了一半的筑前国。
而粕屋郡将变成肥前军的桥头堡,往北进攻,便能剑指远贺郡。
现在城主府中一切都整整齐齐,和外面的纷乱格格不入。
武藤太郎看了眼跪地的文员,脚步没停往里面走,亲信在城主府外举起了武藤氏的家徽,宣示粕屋郡完全易主。
在同一个天空之下,长崎迎来了第一批海商。
大明天津官府获得海图后不久便直接对外公开,断断续续出海的海商,觉得这是难得的机会,有的甚至是改变了自己原本的目的地,纷纷朝着倭国进发。
长崎有明军保护,在海商看来,除了海上的危险外,前往长崎做买卖是不错的选择。
更不用说这还是朝廷发布的第一张海图,可比他们东家自己祖传的还要清楚,不少新兴海商感觉比起靠记忆航海,选择了依靠海图航行。
当海商踏上长崎通商码头时,放眼看去,皆是各种工地,而让他们一路航行之后,感觉十分亲切的就是在长崎巡逻的明军了。
朱仪得知海商登陆,和喜儿一同接见了第一批海商,并且带领海商参观了长崎码头的各种设施。
本来就是商业用的港口,在修缮的时候,还额外搭建了不少仓库,这倒是给予了海商极大的便利。
同时,朱仪也从海商的口中知道了大明已经接收了耽罗岛,并将耽罗岛打造成通往倭国中转站的消息,往后不管是海商还是舰队,都可以通过耽罗岛补给。
至于朝鲜方面如何反应,现在还尚未传出消息,不过,朱仪觉得大概率会不了了之。
以大明当前通商的规模,耽罗岛纳入大明管理之中,对于朝鲜不一定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