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插手具体军务,却在军中享有诸多便利。此次南下,他志在敛财,而战事果然如燕辰所言,进展极为顺利。燕辰早已将大明情报悉数透露,使他占尽先机。借清军之手祸乱南方,正是燕辰的目的——尤其要打击南方士绅集团,摧毁其文化根基。
南方儒生聚集,书院林立,更形成东林党等势力,在燕辰眼中,这些人皆是绊脚石。他欲借清军铁蹄横扫江南,彻底清洗士绅阶层。而**则趁势劫掠财富,中饱私囊。
二人各取所需,一拍即合。**还暗中安插天地会高手混入军中,培植自身势力。虽无燕辰那般野心,但他深知兵权之重,便效仿对方手段,步步为营。
虽无雄才大略,**却善用小聪明,加之气运相助,竟屡屡得手。
在燕辰的 ** 下,他率领清军南下征讨。而南方的大明官员素来崇尚空谈,行动力薄弱,这些文人墨客终日以圣贤书自诩,以往总是躲在幕后操纵武将替他们卖命,自己则坐享其成,动辄对他人横加指责。
如今这位小皇帝亲临南京组建新朝,却遭遇南方势力的公然抗命。各地藩镇军阀割据一方,形成听调不听宣的局面。其中以史可法最为跋扈,其余大小军阀更是各自为政,将大明彻底拖入乱世。
小主,
小皇帝南下后方知皇权式微,其政令竟连南京城门都出不去。若非随行的亲兵和三千锦衣卫,加上用重金招募的新军,恐怕早已沦为傀儡。即便在朝堂之上,新任内阁首辅马士英也处处与他作对,完全将其视为摆设。虽然马士英迎他入南京建新朝,实则只是把他当作一面可利用的旗帜。
这位年轻的君主终于醒悟,却已进退维谷。自弃守北方后,他早已被天下人视为昏君。若非镇国武圣尚承认其正统,恐怕早有人要取其性命。就连朱明宗室也对其恨之入骨,认为这个败家子竟将半壁江山拱手让给日月神教。
如今日月神教已掌控西南、西北,又轻取北方,疆域近天下五分之三。小皇帝虽想重振朝纲,却处处受制。面对如此局面,南方士人却在欢呼雀跃,以为从此政治中心南移,天下将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不,准确说是东林 ** 天下!
南方东林势力迅速扩张,朝堂很快被这些空谈之士占据,他们结党营私排斥异己!
这些东林党人终日高谈阔论互相吹捧,面对清军铁骑南下时却手足无措。特别是几位军阀被清军斩杀后,他们惊恐万分,将清军妖魔化为,却根本无力阻挡清军攻势。
南方由此陷入浩劫。在清军铁刃面前,这些文人墨客显得如此软弱无力。清军对待反抗者毫不留情:
违逆者——斩!
抗命者——斩!
拒献财物者——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