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京城!

鼓乐齐鸣, ** 震天。一支报喜队伍浩浩荡荡向着以军功显赫着称的崇武侯府行进。

快看!这罕见场面引得街头百姓纷纷驻足。怪事!这分明是状元游街的仪仗,怎生往武侯府去了?围观人群中响起阵阵私语。

几个外乡客正摸不着头脑,忽听得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嗤笑道:尔等外乡人自然不知。崇武侯家出了位文曲星,今日正是那庶子燕辰高中状元的喜日。

武将世家出文状元?路人愈发惊奇。几个京城本地人顿时来了精神,你一言我一语道出其中缘由。

原来崇武侯燕狂人乃当朝名将,膝下二子。嫡子燕朝阳资质 ** ,庶子燕辰却是天生奇才,十三岁便达七品武者之境。岂料冲击六品时竟走火入魔,沦为废人,成了满城笑谈。

谁知这燕辰另辟蹊径,弃武从文。自十三岁发奋苦读,至十八岁竟连中三元——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创下本朝科举佳话。须知这三元及第乃科举至高荣耀,古来能获此殊荣者不过凤毛麟角。

科举考试分为 ** :乡试于秋季举行,中榜者称举人;

次年春季在礼部举行会试,故亦称或,取中者称贡士,榜首为会元;最终由天子亲自主持殿试,以策论取士,及第者统称进士。

殿试分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榜首为状元,次名榜眼,再次探花。

连中三元者,即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皆得,谓之三元及第,实乃百年难遇之殊荣。

当京城百姓热议新科状元之际,酒楼雅座里的权贵们却面露讥诮。有人冷笑道:崇武侯府这下可要热闹了。

谁能料到那个武功尽废的弃子,如今竟成状元郎,不日便要受封官职。韩夫人怕是坐不住了吧?锦衣少年把玩着酒杯。

十三岁便达六品境的武道奇才,怎会无故走火入魔?另一人意味深长地挑眉,侯门深似海......话音未落,众人已心照不宣地笑起来。

当年燕辰天赋卓绝,压得京都子弟喘不过气。自其经脉尽断后,不知多少人暗自庆幸。岂料他转攻文道,五年间竟连中三元,这般惊才绝艳,纵使敌对者亦不得不叹服。

此刻崇武侯府的马厩旁,新任状元正翻找破旧的衣衫。宣旨官见他连赏钱都凑不出,叹息着代付了喜钱。待燕辰换上朱红官袍跨马游街时,谁还记得这个蓬头垢面的青年,曾是 ** 武林的少年天才?

琼林宴毕,新科状元燕辰获天子钦点入仕。宣旨声落,众人纷纷上前道贺,恭维这位新晋的官老爷。

崇武侯府内,燕夫人与嫡子燕朝阳面色铁青。

可恨!这咸鱼竟真能翻身?

燕朝阳一拳砸在案几上。

这小杂种倒成了气候。韩夫人指甲掐进掌心,原以为他弃武从文是自取其辱,谁知......

她眼底翻涌着毒火。

此刻燕辰正跨马游街。状元袍映着日光,所过之处尽是艳羡目光。当更漏敲响三更时,他脑海中突然响起清越提示音。

穿越者的记忆在此刻格外清晰。初临此世时,他曾从仆役闲谈中捕捉到护龙山庄四字,以为置身《天下第一》的江湖;待听闻华山剑气之争,又疑是《笑傲江湖》世界。

历经探查才惊觉,这是诸天交汇的综武世界——雄霸盘踞天下会,邪王阴后搅动风云,道门真人坐忘长生。大明朝外,更有大秦铁骑、大唐天策、宋元清诸国并立。

最令他振奋的,是此界武道可通长生。作为资深武侠迷,燕辰抚摸着怀中系统面板,看着暴涨的3000气运值,嘴角扬起弧度。

这个世界的武学体系与他认知的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