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虚空漂流与织网遗痕

“星尘”舰在潮汐提供的推测航线上,进行着漫长而孤寂的亚光速巡航。这片位于英仙座悬臂末端的空域,如同宇宙被遗忘的角落,星辰稀疏,物质密度极低,只有偶尔掠过的、被恒星风雕刻成奇形怪状的星际尘埃云,提醒着他们并非处于绝对的虚无。远离了主要文明航线,连宇宙背景辐射都仿佛带着一种古老的、未被侵扰的静谧。

然而,这份静谧之下,却潜藏着无形的危险。潮汐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此处的时空结构极不稳定,微小的引力涟漪、难以探测的空间褶皱遍布四周。“星尘”舰不得不将大部分算力用于导航和姿态调整,以极其精密的轨迹,如同走钢丝般规避着那些看不见的陷阱。任何一次微小的失误,都可能被突然出现的引力异常抛离航线,甚至撕成碎片。

林月遥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的休息舱内,继续适应着与“源初之石”更深层次的连接。那块碎片在她胸前散发着恒定的温润光晕,内部那丝幽绿与冰蓝交织的纹路愈发清晰,仿佛拥有了独立的生命韵律。她能感觉到,这块石头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工具或能量源,它更像是一个沉默的导师,一个与她共同成长的生命伙伴。

通过石头那经过木卫二本源与“利维坦”印记强化的感知基底,她尝试着去“倾听”这片死寂星域的背景音。起初,只有飞船引擎的低沉嗡鸣和她自己的心跳。但当她将意识完全沉静下来,如同在“回响之间”所做的那样,一些极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声音”开始浮现。

那不是“播种者”的古老回响,也不是“收割者”冰冷的秩序低语,更非“深潜者”的原始脉动。这是一种……更加抽象,更加基础的“声音”。如同宇宙诞生之初的引力波余韵,如同暗物质流淌过维度的细微摩擦,如同无数基本粒子在量子层面生灭的叹息……这是宇宙本身的“背景噪音”,是万物运行最底层的规律所发出的、常人无法感知的“天籁”。

在这种“倾听”中,林月遥感觉自己仿佛脱离了狭小的舰舱,意识融入了无垠的虚空,变得无比渺小,却又仿佛触及了某种宏大存在的边缘。她对“源初之石”中蕴含的那份关乎“生命多样性”与“平衡”的意境,有了更深一层的、难以言喻的体会。

星槎则专注于舰船的维护和航线监控。他的新生生物手臂已经完全适应,甚至在某些精细操作上展现出了超越原有机械臂的灵活性——那些与生物神经束完美结合的接口,提供了近乎直觉般的反馈。但他并未放松警惕,时常站在舷窗前,深褐色的眼眸凝视着外面永恒的黑暗,仿佛能穿透虚空,看到那潜伏在航线尽头、或是紧随其后的威胁。

“有发现吗?”林月遥某次来到舰桥,看到星槎依旧保持着凝视的姿势,轻声问道。

星槎没有回头,只是微微摇头:“这片空域干净得……不正常。除了时空陷阱,几乎没有其他天体,连流浪的小行星都极其罕见。就像……被刻意清理过一样。”

“清理?”林月遥心中一动,“‘收割者’?”

“不确定。也可能是某种我们尚未知晓的自然现象,或者……更古老的存在留下的痕迹。”星槎调出导航星图,上面那条由潮汐提供的、蜿蜒曲折的推测航线,如同在雷区中摸索出的安全通道,“潮汐的航线图避开了所有明显的危险区域,但有些地方的绕行理由,仅仅标注着‘未知干扰’或‘历史记录空白’。”

就在这时,潮汐(通过舰载系统保持的弱信号连接)的声音突然插入,带着一丝干扰的杂音:

“…警报…侦测到前方零点三光年处…存在异常大规模结构…非自然形成…能量特征…无法识别…与数据库任何记录均不匹配…”

主屏幕瞬间亮起,放大传感器捕捉到的模糊影像。在前方漆黑的背景中,一个巨大得难以想象的、由无数纤细银丝状物构成的网状结构,正静静地悬浮在那里。它覆盖的范围广阔无垠,仿佛一张捕获了星光的巨网,银丝之间流淌着微弱的、彩虹般变幻的能量光晕,散发出一种既非机械也非生物的、奇异而协调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