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那被刻意淡化和扭曲的记忆暗礁之下,真正的核心——那些与星槎生死与共的瞬间、那份超越程序选择的震撼、那声跨越星海的“等我!”——如同被最坚硬的合金锚定在灵魂深处,顽强地抵抗着侵蚀。
她甚至开始利用这种内外意识的割裂感。在外,她更加“配合”治疗,甚至在一次与管理者(通过扬声器)的“心理咨询”中,流露出对“稳定秩序”的向往和对“不可控变量”的“理性”恐惧。这为她争取到了更多的“信任”和稍宽松的活动权限——比如,被允许在特定时间,在两名沉默的守卫监视下,在囚室外的、一个模拟自然环境的小型中庭进行短暂“放风”。
而在内,她则像一名最耐心的潜水员,在记忆的深海中反复下潜,打磨着那块从错误日志中找到的“玻璃碎片”——那个次级能源调度节点的内部编码。
在一次“放风”时,她假装被中庭里一株经过基因改造、散发着奇异荧光的蓝色植物的美丽所吸引,驻足观赏。趁着守卫的视线被植物摇曳的枝叶短暂遮挡的瞬间,她的手指极其迅速且隐蔽地,在旁边用于装饰的、带有金属格栅的通风口边缘,用指甲刻下了一组看似无意义的、与她记录的能量波动规律相关的符号。
这不是为了立刻传递信息,而是在建立自己的“地图”,熟悉这片囚笼的“地形”。每一次“放风”,她都会寻找机会,在不同的位置留下不同的标记,记录下守卫的巡逻规律、监控探头的死角、以及她感知到的能量流动的细微变化。
她注意到,当她靠近中庭某个特定的、装饰着复杂金属浮雕的墙壁时,怀中那台被允许使用的平板电脑,其内部陀螺仪和磁场传感器会出现极其微弱的、不规律的跳动。而那个位置,恰好与她记录下的那个能源节点编码所对应的物理区域重叠!
裂痕!能量屏蔽系统并非完美无瑕!在这个节点附近,可能存在极其短暂或极其微弱的屏蔽薄弱期!
一个更加冒险的计划在她心中酝酿。她需要等待一个时机,一个基地能量需求达到峰值、可能导致所有次级节点负荷加重的时机(比如大型飞船起降或高强度实验进行时)。在那个瞬间,利用这个薄弱点,或许能让她那经过伪装的平板电脑,短暂地连接到基地的某个非核心外部网络,哪怕只有几秒钟,也足以让她将一条极其简短的、加密的求救或定位信号发送出去!
风险极大。一旦失败,她将失去所有来之不易的“信任”和活动权限,甚至可能面临更严厉的管控。
但她必须尝试。星槎在为了她而冒险,她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救援。她也要成为他的“变量”,哪怕这变量微小如尘。
她抬起头,透过中庭上方模拟的、永恒不变的 Earth-rise(地出)景象,望向那虚假的、深蓝色的地球。目光仿佛能穿透这精致的囚笼,看到那颗冰封星球上,正在为了她而编织星网的身影。
星网在冰冷的宇宙中悄然织就,寻找着敌人的命脉。
囚笼在寂静的月背上出现裂痕,孕育着反抗的火星。
两人的意志,隔着时空,以各自的方式,向着共同的敌人,发起了无声而坚定的进攻。命运的齿轮,正在这微妙的对抗中,缓缓加速转动。